去年以来,成都市民宗局按照《成都市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要求,将防艾工作纳入2013年工作目标,与成都市卫生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来蓉少数民族群众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对全市民宗系统开展防艾宣传工作进行了精心组织,指导实施了系列防艾宣传活动。
在工作队伍的建设上,民宗局发挥成都市来蓉少数民族医疗救助服务中心优势和作用,委托承担宣传教育活动的实施任务。“依靠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卫生发展促进会平台,举办了三期来蓉少数民族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志愿者培训班,参训者包括藏、彝、羌等民族,共计248余人。”成都市民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培训,组建了一支40名志愿者构成的业余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队伍,其中签约为期三年的防艾专职宣传员15名。
同时,成都市民宗局还在武侯、都江堰、郫县、双流、金牛等少数民族群众相对集中的区(市)县,主动协调卫生、教育等部门,为少数民族志愿者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创造方便条件。“我们还在少数民族学生相对集中的大专院校开展宣传。”成都市民宗局相关负责人说,2013年6-8月,在西南民大、成都中医药大学开展两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放映预防艾滋病专题片,发放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资料;在15个区(市)县的24所“9+3”学校放映20场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专题片,发放相关预防艾滋病宣传资料,受教育人数达7082人次。
2014年,按照成都市防艾委的统一安排,成都市民宗局拟定了全年工作目标:将在少数民族群体中开展防艾宣传融入城市民族工作中,指导各区县民宗局,同时,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开展志愿者培训、播放防艾宣传专题片24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0万份。重点在社区、9个民族文化之家、8个防艾宣传点、“9+3”学校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集中区域,开展集中宣传,利用节日庆典时段,开展针对性宣传,帮助在蓉少数民族群众树立科学防艾意识,共享美好生活。
新闻推荐
9月24日,郫县唐昌镇西北路186号,这条人气十足、布满各类商铺的巷子里,一家名叫“唐昌布鞋”的小作坊迎着深秋暖阳开门营业。如果不是有意来访,这间十来平方米的小作坊还真不好找。从作坊到制鞋厂,再到...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