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郫都新闻 > 正文

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成都创新推进新农村综合体建设

来源:成都日报 2014-07-02 23:53   https://www.yybnet.net/

作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成都开展“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再度发力。记者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获悉,成都市近日出台《关于推进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指导意见》,从规划选址、风貌设计、集约节约用地、产业发展等方面,为加强成都市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提供指导和参考,进一步加快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持续发展,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

点亮现代乡村生活

新农村综合体已建成54个

“城镇化的进程并不是城进乡退的抉择,而是城乡一体化的呈现,新农村建设,不是拆掉木头青砖老院子,盖起钢筋水泥新房子,也不是掀翻石板路,修筑水泥路。”在市委统筹委有关负责人看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应顺应自然、注重历史文脉,保留农村与城市的功能性差别,因地制宜地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让乡村情感有承载依托,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

成都给出的答案是,创新打造新农村综合体。近年来,成都市遵循“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依托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有序引导农民分层次、分类别适度集中居住。在城镇规划范围内和紧邻场镇的区域,适度提高集中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在城镇规划区外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涵养地、山区旅游点等,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创新了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模式。自2012年在郫县、新都区等地启动了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的新农村综合体试点建设以来,截至目前,成都市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已建成54个,在建55个。  

一个个“小而美”的新农村综合体,按照体现田园风貌、体现新村风格、体现现代生活和方便农民生产的“三体现一方便”要求打造,点亮了农村居民的现代乡村生活。

以大邑县苏家镇香林村新农村综合体为例,该村将川西民居庄重典雅的建筑造型与简洁大方的现代建筑造型相融合,充分利用现有道路、水渠,打造宜居宜游乡村美景。同时,整合文化元素打造,将传统农耕文化通过精雕细琢的外墙彩画、别具一格的木制对联全面展现。在规划设计中充分体现产村一体发展,依托现有的有机蔬菜、花卉苗木等都市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优势,规划了有机蔬菜种植区、花卉苗木种植区,将观光体验、蔬果采摘等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与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有机结合,为产村相融发展预留了空间。

郫县三道堰镇青杠树村新农村综合体,则按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进行整体打造,利用整理节约出的集体建设用地启动了天府水乡国际乡村俱乐部等高端休闲项目和香草湖生态湿地建设。组建了粮经专业合作社,启动了800亩优质粮油和有机蔬菜基地建设,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总结经验立标准

塑造川西民居特色风貌

总结提炼示范点位建设经验,成都市日前出台《关于推进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指导意见》,设定“标准”,以科学规划为基础,以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为支撑,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为重点,以川西民居特色风貌塑造为特色,成片成带地推进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

该《指导意见》提出,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要做到“八个展现”和“七个避免”,即:展现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的规划理念,展现产业发展的同步推进,展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设施标准化建设的成效,展现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展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果运用,展现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成果,展现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成果,展现小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体制机制;避免农民被上楼、避免外墙贴瓷砖、避免采用卷帘门、避免乱建防雨棚、避免滥建防盗栏、避免破坏林盘风貌、避免耕作半径过大。

该《指导意见》重点在规划选址、风貌设计、集约节约用地、产业发展等方面为区(市)县、乡镇(街道)提供指导和参考。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其中,规划编制要因地制宜,房屋要有前庭后院,在农户自愿前提下开展“微田园”建设,保持“房前屋后、瓜果梨桃、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和农村特点。项目布点遵循“集约节约用地、方便生产生活”的原则,充分利用自然的地形地貌,在空间组织上处理好山、水、田、路、林与居住组团的关系,做到透山秀水,充分体现优美的自然风光。一般以100户至500户为宜,采用组团式布局形式,各个组团规模控制在50户左右。按照“紧凑型、低楼层、川西式”的要求,注重农村特色、地域特色,深入挖掘文化底蕴,保护林盘、田地、沟渠、水体等现有生态资源体系,体现田园风光和生态本底,展现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现代农村风貌。

统筹安排,强化配套。包括新农村综合体交通路网、集中供水、能源电力、污水处理、广播电视、光纤宽带等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配套。通过完善新农村综合体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设施标准化建设,切实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

群众主体,自主实施。坚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征求农民意见、充分听取农民诉求的原则,将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是否参与、规划选址、户型设计、建筑队伍选择、质量安全监管等问题交给农民自主决定。鼓励和引导农民运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组建集体资产管理公司,采取农户自筹、产权融资、社会资金参与相结合的方式,自主实施新农村综合体建设。

产业配套,融合发展。在新农村综合体内规划建设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园区,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多种适度规模经营模式。推动粮食、蔬菜、花卉苗木、伏季水果、茶叶、猕猴桃、食用菌、水产、中药材等特色产业连片规模发展,推进农业生产的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标准化,实现产村融合发展,夯实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产业基础和支撑。

再选20个示范点

今年将全面成片成带推进

市统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成都市将全面推开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在2014年新启动的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中,将确定20个具有典型示范价值的点位作为市级示范点,成片成带推进。

要取得好的效果,就要提前做好准备,同时,将加大支持力度。2012年以来,市统筹委已拨付1800万元新农村综合体专项补助资金支持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示范建设,下一步,相关市级部门将充分整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林盘整治、新村建设等专项资金和政策,向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倾斜,并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形成推进合力。本报记者 粟新林 文/图

新农村综合体的特点

体现田园风貌

利用原有的林盘、农田、水系等资源,尊重乡村自然肌理,规划建设新居组团,形成“院在田中、院田相连”的川西田园风光,彰显生态田园新村风貌。

体现新村风格

注重川西民居、民俗的保护与传承,采取小规模、组团式、院落式布局,保持农村特色,展现粉墙黛瓦、错落有致的现代川西民居村落。

体现现代生活

注重功能集成配套,同步规划实施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形成“10分钟生产生活圈”,既方便生产,又方便生活,提高农民现代生活品质。

方便农民生产

突出新村建设与产业布局相融合,统筹兼顾农民生产半径,同步推进产业连片规模发展和一三互动项目建设,形成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的格局。

新闻推荐

从今天起,本报记者通过实地探访体验——看全域司法服务的具体落实情况

■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明确提出,把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今年3月28日,成都市召开推进依...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成都创新推进新农村综合体建设)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