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鹏 成都商报记者 雷浩然
核心提示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像两条平行的铁轨,承载着现代化的高速列车,向着全面小康的目标疾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省委市委作出了加快新型城镇化的部署,立城优城战略全面深入推进,把城镇化重点放在支持包括郫县在内的几大卫星城建设。
地处成都西门口的郫县,拥有优越的资源禀赋,上风上水,八河并流,交通畅达,产业聚集,人文积淀深厚,科教资源富集,率先提出了建设成都西门口卫星城的目标,迅速制定完善了实施路线图,确定了具体工作的举措和重点项目,汇聚起全县上下的力量,强化郫县在“大成都”的功能定位,提升郫县区域品牌和区域价值,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
一年出形象
城市中轴两侧犀浦红光片区拆旧区域基本拆除。城市路网建设快速推进。沱江河郫筒段首期6.5公里和清水河城市景观建设2014年6月底基本建成。小微企业创新园和智慧科技园基本形成承载能力。
3
三年出成效
即到2016年,完成城市骨干路网建设,基本形成城市框架。建成安靖湖和环城生态带郫县段。完成全长15公里的沱江河城市段综合整治和景观建设。以商业综合和楼宇经济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5%。小微企业创新园和智慧科技园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5
五年大变样
即到2018年,20公里城市中轴形态基本展现,形成以犀浦、郫筒为核心的2个城市商业中心。城市基本设施显著改善,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四态合一”的现代化城市初具雏形。
发展定位
看成都西门口卫星城蓝图
成都西门口卫星城建设是郫县构建现代城市体系,实现与中心城区融合发展、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区域范围:
规划至2020年,成都西门口卫星城主要包括郫县县城以东,包括郫筒、犀浦、红光、安靖、德源5个镇(街道)城市规划区域,总面积约93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00万。
发展定位:
成都西门口卫星城定位为成都“后花园”、成都西部商业商务新中心、成都重要的创新型企业孵化基地、教育培训基地、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总部基地。
功能布局:
打造“一轴两心五区”。
一轴:金牛大道20公里城市中轴,成为城市生态景观廊道、高端商务聚集带和城市会客厅。
两心:以郫筒、犀浦为重点的两个城市中心。
五区:创新科技和智慧产业功能区,郫筒行政文化商务功能区、犀浦红光现代商务商贸功能区、安靖湖滨湿地和高端商务旅游文化功能区、德源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
四大优势
看成都西门口卫星城潜力
从区位优势看,郫县距离中心城区最近,犀浦事实上已经和中心城区连成一片、实现了无缝对接。
从交通优势看,金牛大道、沙西线等四条快速通道连接中心城区,绕城高速、第二绕城高速都贯通郫县,成灌快铁、地铁2号线均已通车运营。
从空间优势看,到2020年,郫县卫星城的规划范围达到93平方公里,有很大的城市资源和空间。
从环境优势看,郫县处在成都西边,上风上水,生态环境非常好,历史人文资源丰富,生态田园特色非常鲜明,为生态型的高品质卫星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步发力
打造区域发展的火车头
基础设施:
“四环十纵十横”骨架网络
加快城市骨干路网和重要立交节点的规划建设,将金牛大道城市段国道功能调至沙西线,全力推动沙西线快速通道和金牛大道城市干道改造、沙西绕城互通立交、成环线、IT大道与南北大道跨线桥等建设,加快形成“四环十纵十横”的城市骨架网络。争取地铁6号线向郫筒延伸和成灌快铁公交化运行,加强犀浦双铁站点等枢纽站点及配套建设,构建通达、畅达、易达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公共服务:
建设“三馆一园”打造名校名院
配套建设与卫星城相适应的多层次多功能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城市组团教育医疗资源配置,合理布局和新增学校。小学到高中阶段各打造1~2所在全市有影响的重点名校,升级迁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新建犀浦三级医院,不断提升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全面建成新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馆和中心绿地公园等“三馆一园”,规划建设一批社区服务站、规范化的农贸市场、卫生服务中心、户外公共文化活动空间,打造“10分钟公共服务圈”。
智慧城市:
“光网+Wi-Fi”全城覆盖
以郫县被列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县契机,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围绕建设“光网城市”、“无线城市”,加快推进4G网络覆盖和Wi-Fi广泛部署,建立起支撑智慧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建立城市综合应急管理平台,完善电子政务体系和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城市服务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转型升级
壮大产业支撑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配套发展金融、物流、商务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着力打造千亿工业园区和产城融合的科技新城。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突出抓好小微企业创新园、智慧科技园等科技型园区建设,努力把小微企业创新园打造成国家级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到2016年,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4%。
提升发展现代商务商贸业,以打造郫筒、犀浦两个商业中心为重点,加快推动万达蜀都广场、快铁(地铁)站点等商业综合体建设,打造一批城市主力商圈。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和总部经济,重点推动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总部聚集发展。
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依托望丛文化园和天府蜀绣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重大产业化项目,以“文化+科技”、“文化+时尚”、“文化+旅游”为特色,打造特色优势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突破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德源新城为重点,打造市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重点聚集区。加快教育培训产业功能区建设,加快发展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服务和信息技术外包服务,加快形成生产性和生活性配套服务结合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立城优城
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
突出生态特色,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县和国家园林县城为抓手,加快城市“园林化”“景观化”,营造“城在园中、园在城中”,花团锦簇、四季有景的优美环境。到2016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10平方米以上。加强金牛大道等重要城市干道、安靖湖、环城生态带和城市节点景观营造等绿化景观骨架网络建设。
突出古蜀文化特色,深入挖掘望丛祠、鹃城遗址、红光门等历史文化遗产和杜宇化鹃、鳖灵治水等历史遗存,打造特色城市雕塑和景观标识。加快推进望丛文化园、天府蜀绣文化创意产业园等载体建设,保护弘扬郫县豆瓣、民歌之乡、蜀绣之乡等地域文化,努力打造文化之城、魅力之城。
突出城市风貌特色,努力打造“绿色、生态、低碳、节能”示范城市。大力发展生态型高品质楼盘和高端社区,加强智能小区示范建设,建成一批智能高端、配套完善的品质社区群落。在城市中轴和重要节点规划建设一批体现现代气息的地标性建筑,注重保留和适度穿插一批体现历史文化和川西风格的特色建筑,充分展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建筑风貌和景观效果。
新闻延伸
卫星城的概念最早源于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1919年英国规划设计第二个田园城市———韦林时,即采用了卫星城镇这个名称。上世纪20年代,英国建筑师R·昂温为伦敦地区制订咨询性规划,提出大规模地把伦敦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分散到附近的卫星城镇去。美国的泰勒正式提出并使用“卫星城”这一形象性的概念。
卫星城的发展经历了附属型、半独立型和独立型等阶段。第一代卫星城即卧城,居民的工作和文化生活仍在主城;第二代卫星城则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公共设施,居民可就地工作;第三代卫星城,基本独立于主城,具有就业机会,其中心也是现代化的。
而现阶段的第四代卫星城,为多中心敞开式城市结构,用高速交通线把卫星城和主城联系起来,主城的功能扩散到卫星城中去。建立卫星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大城市人口过分膨胀,疏散大城市的部分工业和人口,同时也是为了抵消大城市对周围地区的人口吸引力。
近几年来,全国各大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城市病”问题日益加剧,造成人口拥挤、交通堵塞、房价越来越高、空气质量越来越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跟“摊大饼”式扩张、粗放式发展有很大关系,同时也给大城市外围区特别是近郊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北京的通州,上海的闵行、松江等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就是很好的例证。
新闻推荐
昨日上午9时许,郫县红光镇广场路256号居民房内,一房屋突发火情,消防员从火场中救出一名小孩,为尽快将小孩送入医院,市民、消防在路边拦车。最终,一名银色小车停下,消防员抱着孩子同司机一起前往医院。据...
郫都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郫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