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改造中的市场调迁历来是城市更新中最复杂、涉及面最广的一项社会工程,涉及政府(城市规划和群众宣传等)、市场业主、商家、公众等,面临许多矛盾和挑战。成华区55平方公里的“北改”区域涉及20多个专业市场的调迁。记者昨日从成华区北改办获悉,成华区采取“规划引领+市场主体+圈层互动”方式,探索城市更新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间的互动关系,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顺利搬迁各类专业市场15个,约占“北改”区域市场搬迁量的70%,为北城“退低转高”拓新空间。
退低转高 助推北城升级腾空间
——探索“规划引领+项目植入”新机制,引领区域大转型
“整体调迁市场,为城市整体转型腾出新空间。”据成华区北改办负责人称,经过两年的市场调迁工作,驷马桥片区的城市升级转型和产业“退低转高”真正驶上了快车道。按照成都市的规划,驷马桥片区将建成集高端住宅区、特色街区、城市综合体、休闲商务中心等于一体的区域新中心,同时延续工业文明、古蜀文化底蕴,打造城市旅游新地标和展示北城现代化、国际化的窗口,因此专业市场搬迁势在必行。2012年初,成华区按照“关闭一批、提升一批、转型一批”要求,大力推进驷马桥片区、熊猫大道沿线等地专业市场、货运停车场的调迁关闭工作,目前已完成了15个市场的关闭搬迁工作,关闭拆除川陕路、熊猫大道沿线9个货运停车场,促进了驷马桥片区4167户商家搬迁。率先完成关闭拆除的512建材市场已经进入开发阶段,并与幸福里“北改”第一商业街区融为一体。原驷马桥果品批发市场所在的地块已成功引进了北欧知识城等产业化项目。
市场主导 商家不散商气不减
——探索“市场主导+协会参与”新机制,推动和谐大搬迁
“强化民生工程理念,建立市场调迁宣传服务新机制。”成华区驷马桥片区市场调迁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北改”市场调迁范围确定后,怎么做好宣传和服务工作?2011年底,成华区北改办、商务局、工商联会同府青路、桃蹊路、圣灯等街道,利用食品协会、果品协会、市场管理协会等行业协会加强市场调研和发展趋势分析,让搬迁市场“商家不散、商气不减”;同时,利用社区网格,在“北改”片区都设立了市场搬迁临时党支部、协会党小组,做好搬迁商户的宣传服务和意见反馈,确保第一时间处理问题、第一现场化解矛盾。
“512建材市场启动关闭搬迁工作之初,不少商家也有抵触情绪,担心不适应新市场生意受影响。”成华区工商联负责人告诉记者,区工商联和街道办事处积极通过各种商业协会、自治社团组织,征求商家对市场搬迁的意见和建议,为商家算好“发展账”,组织商家到市场承接地青白江等多个承接地进行考察。仅用一个月时间,512建材B区市场实现驷马桥片区市场“第一搬”,为该片区产业调整和升级起到了示范作用。
筑巢引凤 二三圈层抢市场
——探索“政府引导+圈层互动”新机制,让搬迁市场升级发展
“促进圈层互动,为市场外迁搭好承接平台。”成华区商务局负责人说,成华区内20多个专业市场启动调迁之前,成华区与新都区、彭州市签订区域发展互动合作协议,通过政府引导,在规划、道路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社会事业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为企业寻找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平台,共同推进市场搬迁和产业升级。
濛阳镇副镇长文德科一直在关注成华区“北改”片区市场搬迁情况,并作为一个招商引资项目。“市场兴起了,解决了商家‘乐业\’的问题,我们正在考虑调迁商家的‘安居\’问题。”文德科告诉记者,调迁商户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给调迁商家以濛阳当地居民的待遇,如子女入学不缴纳额外费用等。
与此同时,郫县、青白江、彭州的专业市场纷纷出台吸引政策,引导商家抱团外迁发展。郫县沙西市场管理方已经投资数亿元,对市场进行提档升级;青白江也在向商家抛出橄榄枝,由商家入股建新市场……
专家点评>>>
四川省创新社会发展管理研究院名誉院长罗映光:“北改”既是城市局部更新的过程,也是整个片区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其全部物质经济社会环境的过程。成华区“北改”区域大量的专业市场的整体调迁是城市更新中的“城市战略”,面临许多矛盾和挑战,经过一年多的探索,采取“规划+市场+协会”主导型调迁方式,初步形成了城市更新过程中,各种专业市场“大调迁、大搬迁、大转型”的“成华方式”,值得其他地方借鉴和参考。
本报记者 王丹 文/图
新闻推荐
新常态 再出发 今日起,本报将陆续推出区(市)县转型升级亮点直击系列报道
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站在全新起点上,成都豪迈再出发!自我加压,高位求进,从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跨越、从副省级城市第二方阵向第一方阵跨越,“转型升级”是成都跨越之路的重要主线,在日前召开的市...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