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郫都新闻 > 正文

扬生态农业优势走特色产业道路

来源:德阳晚报 2012-12-07 23:23   https://www.yybnet.net/

生态园建设如火如荼。

村民正在为非洲菊除草。

文\本报记者  吴妮 邱洁 图\实习记者 文潇

黄鹿:

致力打造

特色农业示范镇

黄鹿长粒香米、韩国辣椒、非洲菊……这是近年来中江县黄鹿镇打造特色农业示范镇过程中重点发展的农业项目。随着黄鹿长粒香米走进超市、韩国辣椒供不应求、非洲菊畅销市场,黄鹿这个农业大镇的特色实践也取得显著成效。“作为全市12个区域重点镇之一,黄鹿结合实际对全镇农业产业化现状、前景进行论证,依托中江万亩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园区,结合产村相融规划,发展特色农业,现已建立了以群力、宝塘、景观、利兴等村为核心,以优质高产粮油、优质水稻制种、肉牛养殖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规模。”11月26日,记者前往采访时,黄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郑宇介绍道。

打牢农田水利根基

发展现代农业,完善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基础。在制定走特色农业路线之初,黄鹿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就把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今年以来,我们通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农机田间作业标准化建设等项目的整合,投入建设资金3535万元,使全镇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提升,基本实现‘机耕机播机收\’。”

目前,该镇还在继续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记者在沙河村看到,几名村民正在修葺一条田埂。“这条1米宽的农机作业道砌好砖后,还要在两侧抹上水泥。这样的作业道不仅可防田埂泥土垮塌和渗漏,更重要的是便于以后的机械化作业。”一名正在砌砖的村民告诉记者,“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计划明年在我们村和邻近的青藕村建立1000亩优质水稻制种基地。”

站在黄鹿水库堤坝向远处望去,整个黄鹿已初步形成“田成方、树成行、渠相连、路相通”的能排能灌溉的网络结构。覆盖万亩核心区9个村、投资2800余万元的小农水项目已全部竣工,共新建和整治渠道80公里,整治山坪塘36座、石河堰10处,建蓄水池241口、泵站2处,受益上万人,可灌溉耕地1万多亩;已修建120公里农机作业道;投资2000余万元涉及5个村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已完成,有望在年底启动实施。

“通过打牢农田水利的根基,大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我镇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该镇分管农业的党委副书记石志刚如是说。

生态种植打响品牌

黄鹿是个农业镇,水稻作为传统农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走品牌路线是唯一选择。2010年,该镇引进新品种,探索生态种植,注册商标,打造黄鹿长粒香米品牌。现在黄鹿长粒香米已发展到3000亩,今后将逐年扩大生产规模。

“我们的水稻都是利用清洁无污染的黄鹿水库的水进行灌溉,治虫害采用杀虫灯,保障水稻的绿色健康。”利兴村村支书韩涛金说。

“生态牌”黄鹿长粒香米目前在中江市场已小有名气,市场价格也较普通米高一些。“今年我种了10亩水稻,共收获1.3万多斤。除留下自己吃的,卖了6000斤,收入9000多元。”该村种植大户阳建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常规水稻一斤卖1.4元,长粒香一斤可卖1.8元左右,长粒香每斤比一般水稻可多卖大约0.4元。今年,老阳靠长粒香就增收2000多元。

而且,该村的长粒香种植是全机械化运作,又是订单农业,种植户不用担心销路问题。在当地利兴粮食生产协会的牵头下,与一粮油公司达成合作,由该公司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目前在中江的多家超市销售。

“现在长粒香米的市场反响不错,我们准备进一步做大做强,力争打造万亩基地。”该镇负责人信心满满。

多元化发展助农增收

如果说“生态牌”是黄鹿镇党委、政府打出的第一张好牌。那么多元化发展就是该镇党委、政府为农民指出的第二条致富道路。2011年,该镇引进韩国辣椒、有机高粱、芦笋、园林花卉等特色农产品。

洪流村去年种植韩国辣椒90多亩,每亩产值均高于4000元,最高的达到上万元。村民凌永莲去年开始种植韩国辣椒。“我种的辣椒比较少,卖了6700多元,比粮食增收5000元以上。”凌永莲虽然种植面积小,但管理好,所以收成也不错。

“产量高、耐运输” 、“站在上面都踩不烂”是辣椒种植户对韩国辣椒的评价。“我们的辣椒是订单农业,与郫县、三台等豆瓣厂、泡椒厂签约。由于韩国辣椒的特性,现在还有很多外地商贩前来咨询,供不应求。”村支书罗仁福告诉记者。

目前,该镇通过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吸引多名业主进行洽谈和项目选址。飞翔、洪流等村在坡地上发展有机高粱500余亩;在宝塘、沙河村建成辣椒示范基地500亩,带动周边村发展1500余亩;红金村建成芦笋种植基地200亩;引进业主投资1000万元,在利兴建设年出栏3000头的规模化肉牛养殖场。

黎曙:

龙头企业

带动农业产业化

与黄鹿镇五龙村紧挨着的就是绵阳市三台县黎曙镇的字库村。除去界域上的区别,两个村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发展项目和农村发展走向都十分相似。“近年来,为增加老百姓收入,我们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发展特色产业。目前,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镇种养殖业发展呈现蓬勃生机。”黎曙镇副镇长曾文武向记者介绍道。

村民返乡创业惠及乡亲

金色绿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名字在长兴村无人不知。公司的老板何志富是当地名人。何志富早年在外打工,后来致富。在和当地党委、政府衔接后,他决定在长兴村投资4000万开发生态农业综合项目,以打造观光农业为主,带动乡亲致富。

“金色绿源生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拟打造集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鸡粪有机肥生产、科研和农业新技术推广为一体的天然生态农业园区,总面积420亩。”长兴村支书刘术明介绍道。

记者在项目建设现场看到,生态园已具雏形,猕猴桃种植基地、樱花苗基地、水产养殖基地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按照计划,下一步将在山上建农家乐和养猪场。”刘术明说,生态园的建设解决了村里不少剩余劳动力,最高用人高峰可达400余人。

何志庭与另一位村民一起正在抬猕猴桃搭架所需的水泥杆。“我今年67岁,年纪大了,出去打工也没有人请,同时为了照顾家里,就呆在本村。从去年生态园建设开始,我一直在这里打工,工钱45元一天,一年下来可以挣上万元。”何志庭很满意现在的生活和收入。

“猕猴桃基地种植的品种是从国外引进的黄金果猕猴桃。将来也主要销往国外,预计市场价格可达每斤160元。樱花基地目前有近20万株,每株市场价约8元,光这一项产值可上百万。目前已产生效益的是水产养殖,去年产鱼10吨,产值有20多万。按照计划,生态园3年将全部建成,建成后年产值可达千万。”刘术明说,项目达产后,能有效地辐射德阳市中江县、罗江县和绵阳市三台县的20余个村,带动3000余农户,项目所在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00余元,帮助约300人就业。

“以农业科技生产为宗旨,以现代化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消化、吸收、示范、推广为基础,充分发挥现代高科技农业生产的观光效应,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形成以农业保观光、观光促农业的良性循环。”曾文武期待生态园的建成。

引进外地业主发展特色农业

在佛岩村,30多亩的金银花基地已形成规模。“金银花基地业主是我们从台湾引进的。去年开始栽种金银花,今年已经开花。”村主任肖清建介绍说,“这片基地共栽种了15万株金银花,都是从湖北引进的苗子,当地农户可以在基地购买花苗,每株5元,当年可以赊账,第二年开花有了收入后开始支付苗钱,每株1年支付1元,分5年付清。农户种植的金银花由基地回收,不用担心销路问题。”

有了这样的平台,寨山村的肖术明就在金银花基地购买了1.7万株花苗。“按照金银花特性,每年3月到7月是采花期,可以采摘4至5茬。每亩种植550株,3年就是盛花期,到时每株可采花1斤多,1.7万株可采花近3万斤,湿花的收购价是6元,毛收入近20万。”肖术明还告诉记者,自己承包了35亩地,除了金银花,明年开始将在行道里种植地膜花生和养殖跑山鸡。

在轲文养殖场,这里正在修建新的标准化鸡舍。鸡舍旁边,有已修好的鱼塘和养殖场。“目前,养殖场里有野鸡、土鸡和灰天鹅。”业主贾金能告诉记者,已经发展养殖业3年了,目前有灰天鹅70多只,每斤可卖20元,一只灰天鹅可买100多元。天鹅蛋每个可卖20元,市场行情较好,有不少人打电话来订购。野鸡主要是用来做年货的,现在年关将近,这又是一笔收入。“新修建的鸡舍计划投资40万元,可容纳鸡苗7500只,主要用来养殖蛋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着力点,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建设、扩大基地规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等几个方面的工作,以公司带动农户、以基地带动农户,助推农民增收致富。”曾文武对黎曙的未来充满信心。

新闻推荐

电商和快递 成都便利店与物流合作升级试验

李帆本报记者李帆到便利店里能做些什么呢?可以买生活用品,还可以充话费、公交卡等。如果我有一个快递想先寄送至便利店再去取可以吗?答案是,当然没问题。自去年起,快递包裹寄存业务已经在成都3家社区...

郫都区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郫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川菜调料的领航者2012-05-14 23:43
评论:(扬生态农业优势走特色产业道路)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