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邓小泉还只是四川托普学院电信工程专业一名普通的毕业生,3年后,他已经成了郫县唐元韭黄合作联社监事长、唐元韭黄大学生创业园负责人、旭驻圆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这3年不单是他个人成长的蜕变史。在邓小泉及团队的努力下,现在唐元的韭黄产品已顺利出口韩国、日本。
新生代大学生与传统种植业相遇的故事,构成了成都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的一个剪影。
新闻延伸
邓小泉这样的创业大学生在成都还有很多,目前已有15个区(市)县建立了产业特色鲜明的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共落实场地24.5万平方米,入园项目1326个,注册公司930家,园区创业青年2900人,实现就业12831人,孵化出园项目150余个,累计产生专利及软件著作权217项,2011年实现产值7.22亿元。
创业
5人凑一万
租地种韭黄
2009年,邓小泉从四川托普学院毕业后,在咨询公司和装修公司短暂地工作过一段时间,但他认为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希望“搞出一点名堂”。
邓小泉和几个大学同学一起商量,把目光投到了农业上。“农业是刚性需求,投资不会很高,而且发展空间很大。”邓小泉说,“我们经过一个多月的考察论证,锁定了唐元镇的韭黄菜地。”
“当时受经济环境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不是很乐观,成都在大力发展大学生创业园,我们便抓住了这个机会。”邓小泉说,在郫县农发局、团县委、县就业局等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邓小泉和4名同学,总共凑了一万元钱作为定金,租下了一百亩地。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非常艰难,没有收入,县人社局还给我们发放了一年的生活补贴,每人每个月补贴600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们创业初期的生活问题。”邓小泉说,“农发局还为我们减免了6个月一半的租地租金。”
2009年11月,一百亩土地改良成功,正式进入育苗期。
发展
出口韩国
还将扩建基地
邓小泉和4名同学都来自城市,从来没有下地干过活,“那时候我一有空就往农发局的老师那里跑,让他们给我出招。”邓小泉说,农民的韭菜地都切割成很小的片块,为了让土地连成片适合规模化种植,他们只好一块地一块地重新修整,同时对所有土地编号以确定各自的归属。“我们累了就在田垄上眯一会。”邓小泉说,“晚上也是在沙发上睡或者打地铺,就这样一路坚持了下来。”
渐渐地,基地运作进入正轨,效益越来越好。去年底基地的韭黄、韭菜顺利出口韩国、日本,实现四川省葱香韭类生鲜时令蔬菜零出口的突破。今年,韭黄基地的产值预计将达200万元,同时为每位农户创收近2万元。“出口需求量非常大,光韩国每周就要订5到6吨。”邓小泉说,“我们已经启动了二期工程,计划扩建五百五十亩韭黄基地。其中三百五十亩用于出口,另外两百亩将投放到国内市场。”邓小泉说,下个月底,第一批韭黄产品就要在成都的市场上试卖,如果效果好将全面推广。“我们现在的韭黄,对于农药残余有严格的控制要求,所有的蔬菜都可以追溯到是哪一块地产出的。”
梦想
当初只想买套房
将来要做成集团
“大学的时候,老师曾问过我未来的梦想是什么?当时我说只要能开上一辆QQ车,租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我就很知足了。”邓小泉感慨道,没想到三年过去了,我们当初一起创业的5个同学都已经买房买车。“除了经营韭黄基地之外,我们还涉足通信、水电等领域的项目。”邓小泉说,“但韭黄基地是我们最为看重的产业,我们也在慢慢地把其他项目的资金往农业转移,因为看到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巨大空间。”
未来,邓小泉还有更长远的愿景。“我们的目标是做成一个集团。”邓小泉望着大片的韭黄菜地说,“一个属于唐元的品牌。”
邓小泉还透露,他计划在连接天星村与锦宁村的韭黄基地,打造可供村民散步休憩的步道和平台,而这将是由他们私人出资打造的公益性项目。“我们在一个地方创业,并不只是单纯为了追求利润,我希望能够改善当地人的生活。”
成都商报记者 郭锐川
图片由邓小泉提供
新闻推荐
成都团房最新楼市资讯城西优惠情报站春江青龙湾首付最低4万从近期楼市成交来看,郫县与温江住宅销售量都居前列。究其原因除“北改”外,也与各开发商推出的优惠分不开。蓝光COCO蜜城目前在售68平米...
郫都区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郫都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