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康庆) 成都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功能将再拓展,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延伸系统——文明城市监控协调系统!
昨天,记者从在成都召开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模式验收技术要求》制定启动会第一次工作会上获悉,随着成都智能城市管理向纵深发展,目前成都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城管系统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问题库”、数字化城管电子监察系统的全新整合,并将于年内诞生一个新的子系统——“文明城市监控协调系统”。三大子系统与主系统的有效运转在实现城市管理更智能的同时,还能形成“十指握拳”的“新合力”!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首次被确定为全国文明城市验收标准之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成都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的首批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成都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经过多年努力,成效明显,其利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还延伸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问题库”、数字化城管电子监察系统,并将实现与文明城市监控协调系统的对接,这在全国并不多见,其整合程度在西部位居“第一”!
与此同时,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不仅在中心城区启动多年,而且还将其运用范围逐步扩展到郊区(市)县,形成了“一、二、三圈层”联动的新格局!
该负责人透露,此次在成都召开《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模式验收技术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制定启动的第一次会议,就是希望来自全国的专家能在成都中心城区以及成都的二圈层和三圈层看看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实践效果。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国已经形成7个关于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技术标准,但对于考核标准的制定还在起草过程中,此次《要求》的全新制定,就是旨在为以后考核一个城市是否具备数字化城市的管理能力,框定“考题”。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国已有43个城市进入试点范围,未来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验收将逐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移到各省。《要求》的出台,则为各省对申请城市的验收起到重要的“标尺”作用!值得关注的是,该负责人还透露,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目前已首次被中央文明委确定为全国文明城市验收的硬性指标之一。
成都已建成14个数字化管理平台 有望实现系统“三合一”
记者从成都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管理中心了解到,经过多年建设,成都已经建成了14个数字化系统平台。除了中心城区外,二圈层的龙泉驿、温江、郫县、双流、青白江、新都以及三圈层的新津等都已相继建成数字化系统平台,并计划在今年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全域覆盖,从而在全市形成全市域规划建设、集约化综合利用、各部门资源共享的大城管格局,提升精细化水平。
据统计,从2007年7月至今年2月,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共受理监督员上报问题88万余件,有效立案83万余件,处置结案78万余件,结案率达到了97.28%;与此同时,受理12319城管服务热线举报近5万件,有效立案4.6万余件,结案率达到95.82%。
目前,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已经形成功能的新拓展。即,完成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问题库、数字化城管电子监察系统的“整合”,并将有望建立一个全新的文明城市监控协调系统。“‘三个系统\’若整合后,市治理办、市监察局、市文明办等多家单位或临时机构,都可利用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形成资源共享,实现集约化‘施政\’。”
新闻推荐
川菜文化主题景区春节前亮相 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努力创建成国家AAA级景区
本报讯(李昊原记者赵一)国庆大假又逢第八届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火热举行,色香味俱全的川菜再次受到国内外游客的热烈追捧。昨日,从郫县传来消息,一个集文化体验、工业旅游、美食品尝、特色购物和休闲娱...
郫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郫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