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大地蔬菜基地。彭州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2020年12月29日中午,彭州九尺镇村民李德玖与爱人简单用过午饭,又匆忙返回田里割菜。上午有三个菜贩子进田想收他的瓢儿白,他没答应,因为把菜运到离家不远的白庙蔬菜批发市场,能卖更好的价钱,“批发一元一斤,一天一车,可以卖四五百元。”
从2020年11月下旬开始,白庙蔬菜批发市场每天交易7000多吨蔬菜,货源全部来自当地菜农,这些菜被运往华北、东北、西北等蔬菜批发市场。据了解,仅2019年一年,就有230多万吨大地蔬菜进出这里流通至千家万户的餐桌,成就了彭州“中国最大冬春露地喜凉蔬菜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的江湖地位。
精耕土地菜稻轮作
改革开放后,农村农业活力被激发,彭州在原有稻田轮作蔬菜,形成了二三十万亩的规模。由此开始的“菜—稻”轮作种植、蔬菜规模化发展,逐步改变了彭州在四川、在全国蔬菜行业的地位和格局。
上世纪80年代,彭州入列国家第一批“菜篮子”工程,至今已是全国五大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全国蔬菜产业十强县(市),常年种植蔬菜82万亩(含复种),产量233万吨,产值35亿元。
彭州地形地貌是“六山一水三分坝”,龙门山脉、湔江河谷孕育滋养了近70万亩冲积土,是彭州最肥沃的耕地,50多万农业人口的衣食来源。人均耕地少,勤劳的农人对土地精耕细作,“菜—稻—菜”种植模式成为他们的智慧结晶,主要栽种莴笋、大蒜、菠菜等叶菜类蔬菜,有13大类200多个品种。“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冬冷、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征,非常适宜大地蔬菜生长。”彭州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游敏说。彭州以露地蔬菜为主,轮作可解决土壤盐渍化、酸化和板结问题,水田也能淹死一些病虫,防止一些疾病的传播,能有效减轻病虫危害,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提高蔬菜品质。
靠着这方水土,李德玖实现了“千斤粮万元钱”,米袋子充实了,钱袋子也鼓起来了。
对接市场产销两旺
2020年12月29日中午1时,白庙蔬菜批发市场依然车来人往。卖菜的运来菠菜、莴笋、芹菜、莲花白……打包工人在鲜菜堆积的小山前,分拣、打包、装箱,外来客商把货车装得满满的。“每年这个时候,北方气温低到无法生产大地蔬菜,南方又以茄子、番茄等果菜为主,彭州的蔬菜正好在这个季节面市,加上品质好品种齐,很走俏。”彭州蔬菜产销协会会长陈孝建说。
陈孝建是土生土长的彭州人,也是引领当地蔬菜发展的弄潮人,他的企业构建了生产、销售、加工、储存的完整产业链。在他看来,蔬菜批发市场设在产地,有集散市场的功能,客商来了可以进行货源搭配、配齐品种;同时可以对接市场,引领产业持续发展,“协会面向市场公布每天的蔬菜批发价,又通过价格反馈搜集热销、畅销品种情况,指导菜农进行品种筛选和新品引进。”“不能只埋头种田,还要抬头看路。”濛阳镇蔬菜种植大户赵光友也说蔬菜品种的选择很关键,每年他都要从种子公司、育苗企业、农资公司、市场等多方打探,看当年当季什么品种种得多、卖得好,别人种了的他就少种,走差异化的路子。“蔬菜是富民强市的重要支撑,产业基地做大了,要提升产品效益。”彭州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后要不断改变传统农业种植模式,通过科技赋能、品种改良、园区建设等,提高彭州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机械化程度,促进彭州蔬菜高质量发展。
新闻推荐
彭州市风筝协会志愿者:传承非遗文化 让风筝爱好者“梦想成筝”
孩子们制作风筝“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放风筝既是我们民间的传统游戏,也是一项传统运动竞技。”彭州市敖平风...
彭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彭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