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桥村美景如画。
彭州市小鱼洞镇探索合作共营,一年实现旅游经济增长3倍
□本报记者 左杉 文/图
9月21日,记者乘车来到彭州市小鱼洞镇,青山幽谷,溪流潺潺,游客们乘坐竹筏漂浮在河面上,好一派自然和谐的景象。
就在几年前,这座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的小镇,却由于缺少旅游项目,村民们只能“望景生叹”。
如今,荒滩变湿地,荒山变花山……全镇5个村已有6个项目落地,乡村旅游品牌打响,旅游收入从2016年的2820万元增长至2017年的7200万元。
是什么让这座自然生态小镇摇身一变成为旅游小镇,同时实现旅游经济成倍增长?
成立“1+10+N”三级集体经济组织
为破解传统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形态简单、资金短缺、无序建设、带动不强等问题,从2015年开始,小鱼洞镇打破了行政区域限制,通过现代股权制度将全镇的10个村联结起来,摸索出一套以“1+10+N”为核心的集体经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实现资金整合,盘活生态资源。
杨俊是小鱼洞镇江桥村党支部书记,他还有个身份——小鱼洞乡村旅游联合社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你别看我们这个小小的乡村旅游联合公司,它打破了行政区域限制,把全镇10个村(社)的合作社全部纳入进来。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公司统一筹资2000万元、共同管理。作为村集体组织成员的村民,可以通过入股村合作社的方式,投资本村的项目。”小鱼洞镇副镇长张世东表示。
这样一来,一个公司、10个村(社)合作社、全镇内广大的农民,就构成了一个利益联合体。哪个村更有优势发展项目,就由镇级联合社公司讨论决定,向哪个村投资项目所需资金,不仅使分散的集体资金实现了整合,又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个别村因旅游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局面。
2016年,鱼凫湿地的项目通过“1+10+N”模式的运作,于当年10月正式上马,成为江桥村的一个乡村旅游项目。为促进项目所在村的工作效率,在利益分配上,小鱼洞镇的10个村达成了“三次分红”的协议。
“假设有100万元用于分红,那么第一次分配按照出资比例,江桥村分得40万元,小鱼洞乡村旅游联合社有限公司分得60万元。因为江桥村负责项目具体运营,镇集体经济组织将分红所得的50%(30万元)首先分配给江桥村,剩下的30万元再按照江桥村的持股比例10%进行分配,即3万元。这样算下来,江桥村通过三次分配,分到73万元。”杨俊表示。
三次分红的方案,既兼顾了公平,又体现了多劳多得的价值取向,极大地调动了村民们的积极性。
旅游经济增长3倍
水塘、步道、凉亭、树荫……鱼凫湿地公园如今已经有模有样。
搭借旅游项目的便车,当地村民在鱼凫湿地公园旁摆起了小摊摊,卖串串、炸土豆和各类土特产。50多岁的小区居民鲁书芬,在公园统一点位叫卖油炸土豆,一季下来纯收入三四万元。
江桥村的鱼凫湿地公园项目、大楠村的竹海餐饮文化项目、鱼洞村的鱼凫古街项目、杨坪村的蟠龙谷项目……随着多个项目相继运营,小鱼洞镇的乡村旅游品牌逐步打响。截至目前,全镇已有5个村6个旅游项目落地,2017年全镇接待游客人次达120万,旅游收入达7200万元,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达到4000万元,均是2016年的3倍。
“从目前多个项目运行情况来看,小鱼洞镇集体经济要实现高水平发展仍然面临三个难题:一是基础设施投入过大,对资金要求极高;二是业态水平低、形式少,游客来了却挣不到钱;三是缺少人才支撑,还需要不断探索路径来解决。”张世东表示,下一步将着力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丰富经营业态,提高管理水平。
新闻推荐
全球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招商引资同样需要高质量 一大波产业项目签约 成都揽金超3900亿
现场嘉宾交流第十七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今日在成都开幕,图为成都馆布展现场成都商报记者王效摄党的...
彭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彭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