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彭州市积极探索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以磁峰镇为代表的创新预防“微腐败”监督机制,打造“阳光三务”电视公开平台。昨日,记者从彭州市了解到,彭州市磁峰镇利用“广电+”光纤入户的便捷性,在平台设置阳光三务、“微腐败”治理、村级工程、社情民意、多元化矛盾调解等功能模块,集中为群众提供时间和空间更为灵活便捷的廉情民意信息资源,“全方位”畅通“廉情民意”直达快车,为实现党内廉洁与社会廉洁同频共振提供了科学的平台支撑。
阳光三务
干部用权装上入户监控“电子眼”
“阳光三务”电视公开平台有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便民服务、村社概况五大公开窗口。每月及时上传磁峰镇12个村(社区)党建、村级事务和每月财务收支动态信息,及时发布便民服务信息,村民通过遥控器进入平台,就可以实现公开信息、便民信息的灵活性监督和适时性查询,公开信息覆盖100%,提升了群众当家作主的自豪感,为强化基层信息公开,增强群众获得感拓展了途径,为吸引群众参与村民自治,实现村级事务民主管理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视频回放
加设保险栓打造廉洁村级工程
针对村级工程项目建设当前还存在的监控盲点和难点等难题,回应民生期盼,创新村级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监督方式,将村(社区)干部行权用权置于群众监督的“探照灯”下,通过引入社会监督力量,管住“微权力”,遏制“微腐败”。在“广电+”光纤电视平台设置“村级工程”监督模块,对村级工程确定项目、确定实施方案、确定施工单位、组织实施、竣工验收、审计结算六个环节全部推行视频回放公开,增加村级工程各关键环节的曝光率,砌牢廉政风险防火墙,让基层干部在“电子眼”的监督下谨慎行权。
廉心热线
畅通民诉民意民声民智直达车
通过“阳光三务”电视公开平台载体,在电视主界面24小时滚动播放举报电话、邮箱、微信二维码三项廉情民意受理方式。通过光纤100%的覆盖率,实现该条廉情民意直达车开通千家万户,实现廉情民意入户的100%。同时建立健全共建共治廉情民意办理管理办法,从成立机构、受理方式、接件处置、答复办理、问责考核等5个方面细化工作机制11项,从压实主体责任、加快办理效率、突出群众满意、强化干部作风4个方面进行量化明确,为廉情民意连心直通快车道保驾护航。同时,还制定了举报奖励等系列激励机制,视举报情节的重要程度,对参与群众给予不同金额的奖励,最高奖励金额达50万元,小额奖励原则上当天即予以兑现。奖励政策的实行,不仅一举扭转了一直以来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形式单一、主动性不强、参与度不高、覆盖率低的局面,更让广大人民群众转变以前被动接受服务管理的观念,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
本报记者 谭立鹏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规范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增强低保工作的透明度,确保低保工作公开、公平、公正,以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工作目标,从今年6月至10月,船山民政局低收入认证中心先后深入到河沙镇18个村、桂花...
彭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彭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