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带上专业装备,开动挖掘机,铲掉淤泥,展开道路抢险
民警帮忙转移群众
“左边注意挖出缺口,向右打方向!向右!”脱下湿透的雨衣,还未来得及换衣服,彭州市龙门山镇宝山村主任任彬就站在河道中,忙着给挖掘机做指挥,要紧急疏通受堵上涨的河道。他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裤腿已打湿一半。
凌晨突发泥石流
紧急转移受险群众
连日的降雨连绵不断,虽然已成为入秋后的常态,但看着昨夜的大雨雨势不减,任彬还是有些坐不住。从晚上12点到凌晨2点,每隔不到半小时,任彬都要抓起雨衣,打上手电筒到村前的白岩沟去看一下水势。凌晨3点,收到彭州市防汛办发出的灾害Ⅱ级预警,任彬和值班同事赶紧冲到河边,白晃晃的手电光顺着河沟一打,任彬的心不由一沉,眼看还有一尺多,水就快漫出河堤。“跟我走!马上转移老乡。”
“都醒醒!发大水了,快出来!”呼喊声瞬间打破了安静的雨夜。路上,任彬电话通知村上所有干部,都赶赴现场开展转移群众的工作。其他村民小组的党员干部、应急队员一起赶到,挨家挨户敲开家门,紧急通知群众,开始转移村民。
见惯了雷暴天气的村民从梦中惊醒,赶紧扶老携幼,紧随着村上的应急队员们向安全地带转移,但初来乍到的游客看着越下越大的暴雨却有些不以为然。“跟我走!必须走!”一向待人和善的任彬脸色一沉,二话不说上前扶起不愿配合的游客陈燕。任彬严肃认真的神情让游客紧张起来,顾不得收拾行李,他们立刻跟着应急队一行向山下的安全地带赶去。
还未来得及休息,任彬焦急地清点着人数,反复确认后,村民和游客全部转移到山下安全地带。此时任彬却还是不能松一口气,漆黑阴冷的夜晚,100多人的安顿又成为摆在任彬面前的难题。
合力抢险打通受困“孤岛”
群众互助共渡难关
凌晨5点,100多名受险群众被紧急转移到山下的安全地带。
山上不断有巨石滚下,阻断了外界与宝山村连接的彭白公路上的一处涵洞,上涨的雨水不断蔓延,抢险救援迫在眉睫。任彬和应急队员们立即带上身边仅有的铁锹等工具,清理碎石,铲掉淤泥,展开道路抢险。随着逐渐亮起的天空,雨势也逐渐减小,不少年轻体壮的村民也自发加入其中。而在涵洞的另一边,当地消防救援官兵和宝山集团工作人员也带上专业装备,合力向宝山村挺进。在众人的努力下,不到两个小时,被困的宝山村“孤岛”就被打通,重新恢复了与外界的联系。
山间急剧下降的气温让慌乱中衣着单薄的村民和不少游客蜷着身子瑟瑟发抖。“大家几个人一组,快披上被子,小心着凉!”看见附近好几家农家乐和乡村酒店的老板和员工抱着被褥、提着成箱食物和矿泉水赶来,人群沸腾起来。
“这个七夕夜,最安心的话就是:“跟我走!””盖上干净暖和的被子,吃着从老乡手中递过的食物,陈燕的焦虑一点点消退,和大家聊起这个七夕夜的经历,笑容再次浮现在她脸上。而看着游客和村民都安顿好,任彬也终于长舒一口气。
截至昨日15点,中断道路除九银桥外,其余已临时抢通,未抢通道路两端已设置警示标牌,待水流量减小后立即进行抢修;三沟村凤鸣湖水位已降低至警戒水位以下;因暴雨引起电线杆倒伏导致龙门山镇断电,经过紧张抢修,除东林寺外,其余已全部恢复供电。据初步统计,彭州受灾人数600余人,因道路不通受困人员2000余人,转移受威胁群众550人、游客720人,无人员伤亡。
本报记者 陈泳 李萌 文/图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推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日前,彭州市政务服务办围绕“服务对象关切点、干部群众关注点、工作持续改进点、违纪问题易发点”等重点,以“现场坝坝会”为载体,深入办事群众,积极开展“...
彭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彭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