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创建是方向。2016年,彭州荣获“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四川省乡村旅游强县”称号,宝山旅游景区被评为四川省生态旅游示范区,葛仙山镇也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四川省乡村旅游特色镇。
壮志未酬,兵不卸甲,彭州今年加快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从“小火车”“白鹿莫雷之家”等点睛之笔,到“葛仙山国际体育旅游度假区”“通济温泉小镇”等投资大手笔,一个个项目为文旅产业崛起注入强劲活力。
具体到数据,2017年,彭州确立了双“30%”的增长目标:游客接待量突破1400万人次,增长30%以上,旅游收入突破40亿元,增长32%以上。
□张战国 吉书图片由彭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彭州实施文旅“融”战略
“六山一水三分坝”,彭州风光旖旎,自然资源丰富。去年,借助“旅游+体育”发展模式,“山地旅游组团”频频曝光,旅游业取得爆发式增长。
彭州引进戴德梁行、仲量联行等专业中介招商机构,多渠道实施招商,全年先后开展投资洽谈活动80余次,与莱茵达体育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成都地区率先设立10亿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与银行机构合作发起设立15亿元“龙旅投基金”,调动了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审视“成绩单”,彭州市委、市政府看到的更多是“不足”: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相对有限的对外影响形成较大反差,丰富的旅游资源与较弱小的旅游产品形成较大反差。
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带来全新机遇。按照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所确立的“157”总体思路,成都夯实产业支撑,其中一点是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
潜力巨大的彭州文旅产业,迎来重大契机。
从另一方面说,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新增长极,既是彭州主动担责、服务大局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造就优势的需要,还是实施全域旅游、建设生态名城的需要。
以“融”为关键词,彭州理顺了实现目标的路径: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推动旅游业与都市农业、现代工业、音乐产业、文化创意、体育运动、健康养老、商务会展等产业融合发展。
彭州成立了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湔江河谷旅游功能区领导小组,确保文旅产业发展能够建立在集中资源、高效决策、有力保障的基础之上。
尊重和强化规划的统领作用,彭州市制定了《彭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16—2030)》,启动了湔江河谷旅游功能区9镇“三规合一”工作,同时对《文旅产业实施规划(2016—2025)》《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葛仙山运动休闲小镇概念规划》等综合性和专业性规划进行编制。
以项目为抓手补短板探索“PPP+产业”招商模式
2017年是四川“项目年”。在彭州决策者看来,项目恰恰也是推进文旅产业发展的根本和要害所在,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
“大地天然蔬菜”“蜀中第一牡丹”“湔江古蜀之源”“山地养生度假”——彭州手中拿着一把“好牌”,但把好牌打好,不能只有政府唱“独角戏”。
彭州提出“借梯上楼”战术。以湔江河谷、蔬香大道环线为重点区域,及时出台《促进文化体育旅游业发展的若干奖励政策》(一业一策)及实施细则,完善《彭州市文旅资金管理办法》,探索“PPP+产业”招商合作模式。
重大项目在带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去年,彭州开工建设5个重点文旅项目:仙林谷乡国际山地旅游度假区、龙门水城·琉森小镇、宝山旅游度假区提档升级、通济温泉小镇(花海生态示范区)、唐郡丹景,总投资达到58.4亿元。2017年将至少新增2个开工项目,成都葛仙山国际体育旅游度假区和湔江河谷旅游度假区观光车项目。
立足资源禀赋,走错位发展之路,彭州强调要以特色项目补齐产业短板。其中,要新建止马坝国际生态湿地旅游度假区、阿尔萨斯城堡、四川莱运国际台球中心、天台山滑雪场、莲花湖国际路亚垂钓基地等一系列充满“运动味”的项目。
彭州市还要求在建项目注重品质提升,坚决避免今后“重复建设”的出现。重点是促进上述5个重点文旅项目和龙山旅游度假区等项目,按期竣工形成接待能力,将发展资源真正变为发展优势。
此外,今年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精准施策,精心包装储备一批优质项目。其中,要促使丹景山景区提升、山水四季乡村旅游度假区、白鹿溶洞国家地质公园、白鹿中法风情小镇整体运营,磁峰莲花湖旅游度假区、龙门山场镇整体打造等储备项目尽快形成意向洽谈。
值得关注的是,彭州将重大文体活动的举办和产业项目的引进落地相结合,正积极筹划美式国际九球公开赛、国际路亚钓鱼赛等有重大影响的文体赛事活动,努力争取办一次活动,引进一个相关项目或产业。
打造一批旅游特色镇丰富“成都礼物”内涵
2016年9月28日,白鹿·法国古典音乐艺术节在白鹿镇如期开幕,音乐艺术大师云集,中外名家献艺,优美的旋律连续3年在这个法式风情小镇响起。
白鹿镇原是一个矿山小镇,从“黑白色”向“黑白键”华丽转身,形象诠释了旅游产业在打造特色城镇中的显著作用。甚至以音乐为媒,彭州增强了与10个国际友城的民间往来,城市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临近的通济镇在退出砂石产业后,将荒废的河滩地种满鲜花,包装出旅游项目“花海”,被网友称之为成都的“俄木塘”,每到鲜花盛开时节,总有大量游客慕名而来。
一花独放不是春。彭州将文旅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结合,按照“一镇一品”思路,着力打造丹景山牡丹文化小镇、葛仙山运动休闲小镇、白鹿中法风情小镇、新兴古蜀文化小镇、通济山地温泉小镇、三界泉水文化小镇。
小镇是载体,文旅是灵魂。今年2月4日,首届香港欢乐春节文化庙会——“熊猫故里·锦绣四川”在香港尖沙咀开幕,桂花土陶、彭州剪纸、竹雕、蜀府国色牡丹产品和不二工坊陶器等上百件礼品与香港市民分享。这些“成都礼物”,很多即产自彭州特色小镇。
据了解,优化文创产业发展布局,彭州将在现有“不二工坊”“桂花龙窑”“九尺鹅肠”“军屯锅魁”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在牡丹、陶瓷、古典音乐、美食上的产业优势,不断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尤其是鼓励柔性定制、个性生产旅游商品、纪念品等,加快形成20类具有彭州独特韵味的“伴手礼·彭州造”特色文创产品。
旅游小镇,同样带动了乡村游的繁荣。去年9月,第十六届全国“村长”论坛在龙门山镇宝山村举行,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让与会嘉宾眼前一亮。
做大乡村旅游优势,彭州将以“通济花海”、葛仙山镇为试点,加快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推动乡村旅游产品向休闲、观光、度假并重转变,推进度假酒店、精品民宿、主题客栈等中高端乡村旅游业态发展。
回到“旅游+”的主题,彭州先要实现的“小目标”,是打造成为中国山地旅游目的地和中国山地户外运动目的地。
新闻推荐
扶贫资金和项目越来越多,如何确保***能有精准监督?近日,笔者从彭州市纪委获悉,该市将对***推进不力或弄虚作假严肃问责,对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党员和干部依纪依规严肃处理,铲除啃食群众感的...
彭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彭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