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彭州新闻 > 正文

诗人们在成都的风花雪月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5-03-01 07:50   https://www.yybnet.net/

元稹与薛涛:归人与过客的短促爱情

一个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深情,一个是“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的守望;一个是与白居易比肩的大诗人,一个是与卓文君媲美的蜀中四大才女;一个是蜀地的过客,一个是天府的土著。在1000年前的历史中,元稹与薛涛在各自的世界引领着风骚,却也有小小的擦肩而过,从而引出了一段历史佳话。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是元稹与薛涛精神纽带的基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古代文学教师张静说。

薛涛与元稹,一个是土著,一个是过客;一个是才子,一个是艺妓。本不应该有什么交集,“但在唐代那个文化开放的年代,往往不是文人相轻,而是才子相怜。”张静说,薛涛与元稹能够传一段佳话,正是因为彼此爱慕对方的才气。

因为薛涛盛名在外,元稹在出使东川时,便一心仰慕薛涛,意欲单独造访。司空严绶成人之美,驱遣薛涛前去与元稹会面。彼时元稹31岁,薛涛大他约十岁,但两人却迅速坠入爱河,热恋缠绵,一直同居了三个月。“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就是薛涛对那段甜蜜时光的浪漫回忆。

但是,好景不长,元稹很快因工作原因被调离。元稹走后,薛涛怀着无限深情给元稹写过两首《赠远》诗。“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知君未转秦关骑,月照千门掩袖啼。”透露出对元稹仍然一往情深。

但元稹一去不回头,薛涛在《柳絮咏》诗中的自白:“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终究“一语成戳”。52岁时,元稹在武昌得病暴亡。就在第二年,终身未嫁的薛涛也跟着郁郁而终,时年63岁。

薛涛:

—《菱荇沼》何时向得溪头赏,旋摘菱花旋泛舟。水荇斜牵绿藻浮,柳丝和叶卧清流。

天府佳人扫眉才子倾蜀地

望江楼上有一副对联:古井冷斜阳,问几树枇杷,何处是校书门巷;大江横曲槛,占一楼烟雨,要平分工部草堂。可与杜工部平分秋色的,并不是同时代的李白,而是稍后的一位女子,薛涛。薛涛是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同时又是与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的蜀中四大才女。

薛涛本是长安人,十岁多的时候随父入蜀。在她八岁的时候,就已经会吟诗了。当时她父亲指着庭院中的一株梧桐,起句“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小薛涛就脱口而出“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让其父惊讶了一阵子。

青春落风尘

到成都以后,随着父亲离世,与母亲二人穷困潦倒,无奈入了乐籍。“但她不是那种以卖笑为生的女子,她才艺双全,在与达官贵人的交往中,无淫声、无媚气,不卑不亢。”张静说。唐德宗贞元年间,薛涛认识了时任西川节度使的韦皋。韦皋能诗善文,很看重薛涛的诗才,因此薛涛不仅能经常出入韦皋府上,还帮忙批文书。韦皋也突发奇想,向朝廷申请要给薛涛一个“校书”之职,薛涛这“女校书”之名,也就是这么来的。虽是一名文弱女子,可在四川大学文化学者、诗人向以鲜看来,薛涛性格里还有豪爽的一面。薛涛几乎扮演了韦皋“贴身秘书”的角色。

幕府座上宾

如果薛涛只是作为唱吟风尘的女子,她也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张静说,特别是在她脱离乐籍以后,常以诗友、门客、幕僚的身份介入西川政务。自韦皋至李德裕十一镇节度使,“治绩得失,又皆涛所亲见亲知,故历届蜀镇欲悉前人治蜀筹边故事,以涛为可咨询之人,斯亦见重于时之一因。”

尤其是在李德裕治下时,薛涛十分受其信任。在与后来蜀帅的关系不仅是诗友,而且还是幕宾,在他们运筹帷幄之际,薛涛都大有美人佐政的意味。

遇元稹倾心

到了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已经年过四十的薛涛认识了她生命里另一个很重要的男人——元稹。元稹当时是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到四川出差来的。当时元稹才三十出头,风流倜傥,人也带了点京城官员的器宇轩昂,薛涛心动了。而元稹也是欣赏薛涛的,尤其是薛涛的文采。

这段姐弟恋情,只持续了三个多四个月。元稹回洛阳以后,又去了武汉,江南,认识了刘采春,虽然和薛涛也有诗歌书信来往,但再也没有见过面。薛涛从元稹离开以后一直在等他,可是元稹却把薛涛渐渐忘了。

岑参:

——《万里桥》楚客过此桥,东看尽垂泪。沧江东流疾,帆去如鸟翅。成都与维扬,相去万里地。

成都与维扬相去万里地“ ”

岑参公元715年出生于河南,虽不是四川人,却在55岁时病死在成都。他生命中的最后4年,就是在蜀中度过的。岑参出生于官宦世家,入朝为官似乎是子承父业、顺理成章的事情,直到最后成为嘉州(现在的乐山)刺史前,他几为朝官又几次贬为外任,好在漂泊的经历并没有消磨岑参的创作欲望,他一生所出诗作众多,也让我们能够窥得蜀中风貌。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岑参官至嘉州刺史,为西川节度使杜鸿渐所器重,奏请朝廷以岑参为从事。岑参离开梁州前往益昌与杜鸿渐会合时,写过一首《早上五盘岭》。这五盘岭又名七盘岭,就是现在广元的东北,与陕西宁强县相接,有个著名的“七盘关”是由陕入蜀的通道。诗云:“栈道溪雨滑,畲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已,不觉蜀道难。”

杜鸿渐罢官以后,岑参也被免官,原本他想水路东归,但是在宜宾遇到了叛兵,只能走陆路辗转到西蜀,得以游历成都、乐山等地名胜古迹,写下了《先主武侯庙》、《文翁讲堂》、《扬雄草玄台》、《司马相如琴台》、《严君平卜肆》、《张仪楼》、《升迁桥》、《万里桥》、《石犀》、《龙女祠》、《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及《登嘉州凌云寺作》等篇。

无论是游览前人景时的有感而发,“文公不可见,空使蜀人传”、“吾悲子云居,寂寞人已去”、“相如琴台古,人去台亦空”、“不知支机石,还在人间否”,还是形容江水石桥的“楼面两江水,千古长不改”、“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名共东注水,滔滔无尽期”、“成都与维扬(扬州别称),相去万里地。沧江东流疾,帆去如鸟翅,楚客过此桥,东看尽垂泪”。

甚至是蜀人的生活习惯:“祠堂青林下,宛宛如相语。蜀人竞祈思,捧酒仍击鼓”,西岭雪山的“常爱张仪楼,西山正相当。千峰带积雪,百里临城墙”,峨眉山的“天晴见峨眉,如向波上浮。迥旷烟景豁,阴森棕楠稠”都在他的诗中得到体现。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浩野

元稹:

—《寄赠薛涛》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纷纷词客多停笔,个个公侯欲梦刀。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蜀地过客政绩名动三川

“元稹一生入蜀两次,但时间都不长。”张静说,第一次入蜀,元稹是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前往东川办案,停留时间只有几个月;第二次入蜀,则是被贬至通州做司马,但却成了他诗歌创作的丰收期,创作的诗歌数量达到他一生创作总量的四分之一,其中包括颇具特色的寓言诗《虫豸诗》,堪与《长恨歌》媲美的《连昌宫词》等。同时,这两次入蜀,也使得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东川审案意气风发

第一次入蜀,元稹意气风发,一心为民。张静说,31岁那年,元稹被提拔为监察御史。第二年春,元稹奉命出使剑南东川,了解民众疾苦,访察官吏不法的行为,平反了许多冤案。已故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生前为官不正,元稹大笔一挥,写了篇《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检举严砺“擅没管内将士、官吏、百姓及前资寄住等庄宅、奴婢,今于两税外加征钱、米及草”等罪状。尽管严砺已死,但与之牵连的七个刺史都因此受到了处罚。

接着,元稹又纠弹山南西道枉法贪赃,使该道观察使和各位刺史都受到罚俸的处分。“元稹如此敢于揭露,需要很大的勇气。”张静说,元稹的直言敢谏受到了百姓的爱戴,得到了极高的评价。白居易在《元稹志》中就写道:“又奏平涂山甫等八十八家冤事,名动三川。三川人慕之,其后多以公姓字名其子。”

通州司马开荒肥田

但是好景不长,元稹因为上述弹劾触动权贵,随后被贬。元和十年,元稹被贬到通州(今达州)做司马。“司马本是地方刺史官属下掌管军事的副职,元稹那个年代的司马,基本上是一个闲职。”张静说,元稹在《通州》诗中也形容自己“通州司马”的生活是“睡到日西无一事,月储三万买教闲”。但事实上,元稹在政事上并非是毫无作为的。

元稹在通州的政绩主要体现在他“权知州务”期间。元和十三年四月,通州刺史卒,元稹权知州务,成了代理州长。十月下旬,元稹带领通州闲余劳力开山,扩大耕地,为来年的农业生产做准备,开三阳山六十里,开竹山三十里。并教会蜀地人民焚烧田中草木,用其灰肥田之耕作法。 许小卿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茜

制图 司婉靖

王勃与彭州

《新唐书·文艺·王勃传》载:“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璝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

当时,王勃是沛王李贤王府之修撰。诸王好斗鸡游戏,王勃作《檄英王斗鸡文》,为沛王斗鸡助兴。高宗李治一看此文非常恼怒,认为这是“交构之渐”,马上下令废职,逐出沛王府。因王勃之故,其父也被贬到交趾。

时任九陇(今彭州)县令的柳太易,与王勃同乡,遂邀王勃来九陇。王勃到九陇,著《春思赋》,他在序中说:“咸亨二年,余春秋二十有二,旅居巴蜀,浮游岁序,殷忧明时,坎土禀圣代。九陇县令,河东柳太易,英达君子,仆从游焉。高谈胸怀,颇泄愤懑。”此赋著于仙居观,王勃酒醉,拉起被子睡觉。酒醒,拿起笔一气呵成,不更改一字。并作《夏日仙居观宴序》。

九陇龙怀寺,建于隋开皇元年,有一座王勃碑,刻的是王勃著《龙怀寺碑文》。清诗人李调元有诗记其事:碧山丹岭烟树攒,龙怀山本似龙蟠。蜀中寺碣多名迹,只数当年王子安。

王勃在九陇所著《益州夫子庙碑》,被杨炯认为是“宏伟绝人,稀代为宝,正平(指弥衡)之作,不能夺也。”(见《王子安集原序》)对这篇碑文给以高度评价。他登丹景山(俗称丹岭山),留下《九月九登望乡台》诗:九月九历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怀。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王勃登葛仙山(即葛璝山),著《山中》和《观内怀仙》诗:

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观内怀仙玉架残书隐,金坛旧迹迷。牵花寻紫涧,步叶下清溪。琼浆犹类乳,石髓尚如泥。自能成羽翼,何必仰云梯。

王勃还参与柳太易到白鹿山祭神求雨仪式,为柳县令写《祭白鹿山神》文。

彭州市葛仙山镇的葛仙山状若莲花,王勃曾著《莲花峰赋》,朱书于葛仙殿壁,惜失传。但在《南天门层楼耳厢序》中有记,表明非空穴来风。泉名富贵,韦节度之故步犹留,峰矗莲花,王子安之佳篇可读。

本乡诗人刘筱波先生曾著《续王勃莲花峰赋并序》,刊于县文化馆的文学刊物《湔江》上。

王勃在九陇(彭州)尚著有《登城春望》:“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霭新。芳郊花柳偏,何处不宜春。”《早春野望》:“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他乡临眺极,花树映边亭。”

王勃来九陇(彭州)的心情,是抑郁、愤懑和痛苦的。然而,美丽的九陇(彭州)山川,好客的九陇(彭州)人士,敞开胸襟接待了他,抚慰了他,洗涤他胸中的沉闷,激起了年轻诗人的创作热情,不但为彭州留下较多的优美诗文,而且衍生出与之相关的传说,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实乃彭州之幸也。 文纲

新闻推荐

完善法治建设软硬件 让普法深入民心

宏济路社区居民议事会成员商议社区事务。较场坝社区法治文化广场。较场坝社区法治图书室里,居民正在讨论法律问题。第二批走访点位:成华区长天路社区、锦江区宏济路社区、武侯区晋阳社区、...

彭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彭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诗人们在成都的风花雪月)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