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蕾 本报记者 钟振宇
前不久,彭州市葛仙山镇群柏村村民向相关部门反映了一件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村集体资产、村活动中心9间铺面及出租铺面的租金共计6.3万元没有纳入“民心通”系统台账。这钱去了哪里?
“民心通”是彭州市以村民为应用对象的信息化管理新模式。村民只要在系统终端——手机或村上的电脑上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就可以查询村上资金使用情况。前不久,村民们到“民心通”查询,发现这笔钱没有入账。相关部门经查实后,责令整改,并进行了问责。
“民心通”平台的建设,把监督触角延伸到基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样的变革,要从彭州市政协委员的一纸提案说起。
这份提案来自委员熊亚梅。“我在调研中屡次发现一个问题。”熊亚梅说,一些基层工作特别是涉及财务方面的不规范,导致部分村民不信任村干部,进而不信任当地党委、政府。去年该市政协全会上,她提交了《村级财务监管亟须规范》的提案,建议加强村级权力运行监督,强化村务公开。
提案受到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被列为主席重点督办提案。提案承办方彭州市纪委多方调研,探索建立了“民心通”平台。除查询外,如村民对公开内容有疑问,还可通过终端手机和电脑选择“有话要说”选项,以视频、音频、文字等方式反映问题。
目前,彭州市的“民心通”平台已全面覆盖20个乡镇、353个村和社区。11月24日,全国政协调研组在彭州调研期间,调研组成员、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名说:“‘民心通\’平台探索了一种新型的社会管理模式。”
新闻推荐
两棵千年茶花树的生死与一个村的经济发展前景密切相关——□本报记者冉倩婷文/图两棵千年茶花树为何有了生死危机?古树之死为何会影响一个村的经济发展?移栽能否挽救这两棵千年古树?懂行专家能否给...
彭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彭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