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 李开红
■ 红星新闻记者1月10日从成都市新经济委获悉,日前《成都市“十四五”新经济发展规划》(送审稿)(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作为“十四五”时期成都市推进新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提出具体目标,并勾勒出未来“路线图”。
■ 《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经济产业生态在全国形成比较竞争优势,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经济策源地和活力区取得初步成效。新经济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新经济营收达2.5万亿元以上,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0%以上,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济发展经验。
■ 到2035年,成为充满活力的新经济标杆城市。产业结构充分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重要新经济发展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显著提升在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在全球新经济领域具有影响力和话语权。
■ 《规划》构建起成都新经济的发展方式,提出新赛道、新场景、新主体、新载体、新生态的“五新”方法。
“十四五”时期,成都将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世界经济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关键时期,面临“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复合叠加带来的发展机遇。
按照成都市政府工作要求,成都市新经济委牵头编制了《规划》,以新经济为突破口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中实现由跟跑承接到创新引领的角色转变,形成以新经济为主动能的城市竞争新优势,加快构建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
据了解,《规划》经反复调查研究、多方论证衔接,在充分吸纳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市)县、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社会公众意见基础上,由市政府批复实施。
从目标体系方面来看,《规划》采取“定性目标+定量指标”方式提出目标体系。定性目标提出到2025年,推动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品牌形成国际影响力;到2035年,成为充满活力的全球新经济标杆城市。定量指标则包括新经济营收、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注册新经济企业总数、市场占有率全国排名前三的赛道数量、市级示范城市场景数量、市级城市场景创新发展集聚区数量等6项指标。所有指标均经过专题研讨、意见征求和科学测算后形成。
而从总体要求来看,《规划》则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发展导向,以重点布局新赛道、创新营造新场景、深化培育新主体、着力建设新载体、协同构建新生态、优化保障新机制为核心,全面推进产业链、要素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经济策源地和活力区,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新经济力量。
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新闻推荐
2022年成都市空间结构调整“实施清单”来了改造老旧院落601个 推进50个片区更新
今年元旦,对于高升桥东路南苑公寓1栋1单元的业主们来说,最大的喜讯就是经过两个多月的施工,增设的电梯开始运行了,比预计的春...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