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生活系列·与坐有关的物”展览
那些早已消失在日常生活中的粮票、油票,那些蕴含着很多老故事的家具什物,都很有序列地呈现在这个空间之中,无声,却讲述着我们或熟悉或陌生的故事。这就是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城埝街59号的Localand·城厢会客馆。近日,在这个免费向市民开放的展陈空间里,一场精彩的关于城市与记忆、与文化、与传承的对话,吸引了不少市民参与。
几十个板凳
讲述着不同的故事
走进会客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城厢印记展,从历史沿革开始,讲述城厢的“前世”。
“我们以‘地方记忆+’为主线,同期开放7个‘地方记忆+’系列展览。\‘五一’期间,这里日均参观人数超过3000人次。”策展人、Localand创始人宋群对记者说。
“婆婆,这个是啥子哟?”“这个是粮票,以前我们买米买面的时候,除了要用钱,还要用粮票……”在会客馆里,祖孙俩携手仔细地一边参观着,一边聊着。
在城厢记忆馆,则以“回望中的注视——千年古镇,百年城厢”为主题,通过口述、文字、影像、实物等多种方式,记录了城厢的人物故事,展现丰富的民间记忆。
“我们邀请到城厢当地著名的收藏家李瑞奎先生担任联合策展人,展品中包含他30多年来收藏的大量有关当地的历史物件和文史档案。城厢当地的非遗传承人肖天恩先生专门为本次展览制作了板凳龙模型。”宋群指着红艳艳的板凳龙模型告诉记者,相传起源于唐代的耍板凳龙,是当地非常重要的民间文化活动。
在这里,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几十个各不相同的板凳。“一个地方的历史,是每一个人的历史,也是每一个家的历史。每一个家,都是一件件‘物’串联起来的。我们以椅子为载体,透过它,展示出岁月的更迭。”宋群向记者介绍,这个“市井生活系列·与坐有关的物”的展览,关注寻常物品与每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每一把椅子,不仅蕴含着来自民间的智慧与设计,也代表着与物件相关的个人、集体的故事。
专家与市民
共话乡愁那些事
如何留下那些老家、老街、老城?又该如何安放我们的乡愁?在Localand·城厢会客馆,一场“地方记忆+”文化对谈吸引了专家和不少市民参与。
据介绍,“地方记忆+”文化对谈,以举办讲座、展览、交流、放映等活动,邀请各行业致力于记录本地文化、城市与乡村记忆、公共空间营造的人士加入,探讨与发掘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关联,促进本地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旨在实现在地价值的有效挖掘与传播。
首期对谈活动,由中交环投(成都)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都成厢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主办,以“个体记忆与地方记忆”为主题,从自身实际创作经验出发,对在地文化的价值和存续进行跨领域的思考碰撞。
除了免费展陈、文化对谈,Localand·城厢会客馆还集合了东湖味道、霁在大好食光、原岩咖啡、茶趣、本地学堂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场景空间,适合在这里慢慢消磨一段悠闲时光。
“我是在朋友圈看到这个活动的,马上就被吸引了。”前来参加活动的市民徐女士对记者说。“我们屋头早就找不到这些东西啰,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了,马上给娃儿讲历史。”市民席阿姨指着那些旧物件说。
本报记者 袁弘 文/图
新闻推荐
(紧接01版)截至今年3月,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5家,其中营业收入上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44家、过10亿元的10家。成果转化能力提...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