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团队为龙泉山的生态监测不断努力着
装备齐全,方便每天行走林间记录
收集一处野果林种子样本
围绕在一个1米×1米的单元格周围,队员们耐心地进行拍照、记录编号、恢复原状……
树木上标注着团队3年前留下的植物编号
队员们定期对检测站内的数据进行提取带回研究
“很多人说我们就像龙泉山的‘家庭医生’一样,守护整个龙泉山生态系统的健康。”
2018年底,在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领域潘开文研究员组建团队进驻龙泉山,开展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生态效益监测工程,距今已有三年时间。
扎进深山的“医生团队”
30斤的背包、一把铁锹、随时挂在胸前的相机……团队骨干成员伍小刚每天行走林间的装备齐全。
他算是团队里的“老人”了。2018年立项后加入,一直都在一线工作,“喜欢这份工作!”当记者问到为啥选择这个职业时,他腼腆地笑着说。
潘开文教授组建的团队很年轻,平均年龄30岁左右,除了8位固定研究人员之外,还有20余位在读的硕士和博士。“年轻人,有活力。经常只带一块面包和两瓶水,一扎进去就是一整天。”副研究员张林说。
取土样、拍照、植物采样……在记者跟随采访的几天里,这些琐碎的工作,是他们的日常。
“嘘!”在一片人工林里,伍小刚一个突然的手势,让记者“有点懵”,约莫一分钟后,他才重新打开话匣子,“刚才的声音是一种鸟类的叫声,仔细听有点像在喊‘地主婆地主婆’,这种鸟类叫灰胸竹鸡,这几年我们在龙泉山很多地方都能听到这种鸟类的声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生态环境好转后,龙泉山灰胸竹鸡的种群数量有所增加。”
史无前例的“家底摸查”
2017年3月,成都市启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开工之前的一次史料查询结果“令人吃惊”,“植被资料非常零星,气候数据几乎一片空白,龙泉山内很多基本的数据都没有,像降雨量、温湿度等数据,都还是以周边龙泉驿、金堂城区的气象监测站数据为参考。”
在一片香樟林里,队员们停留了很久。围绕在一个1米×1米的单元格周围,耐心地拨开洒落在地上的树叶后,将压在其下的小苗扶正,拍照、记录编号、恢复原状……记者拿出手机记录了一下,每一棵小苗的完整流程需要8分钟时间,这样的单元格在整个龙泉山上有上百个。
摸清龙泉山“家底”,成为他们这个团队的重要工作。截止到2020年底,已选址建成27个永久性生物多样性固定监测样地、4个径流观测场、13个生态环境要素监测微站、2个重点景区游客监测站,区域森林类型、植物种类和生态要素首次得到系统调查和记录。
摸清“家底”,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团队进驻龙泉山,开展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生态效益监测工程已经3年时间,部分成果初现。
本报记者吕甲实习记者 魏麟潇 摄影报道
视觉设计 陈杰
新闻推荐
新华社成都5月18日电(记者陈地)18日,2021年成都体育工作暨大运会筹备工作推进会议在成都召开。成都市体育局局长熊...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