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东湖公园
近日,成都正积极谋划构建第15个低碳产业圈的消息备受业界关注,市场和企业将之视为未来的巨大发展机遇,而不少前瞻的目光聚焦在对成都低碳产业圈的未来预想。未来成都还需要如何发展低碳经济?
“构筑成都低碳产业圈,需要降低一产和二产的碳排放,打造低碳经济产业。” 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杨丽韫曾多次来成都考察过川西林盘等工作,在她看来,成都通过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能级,细分发展领域,实现产业之间“建链、强链、补链”,为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低碳产业生态圈夯实了基础,而这一产业圈则将是成都对于未来发展的低碳尝试,也是对碳中和、碳达峰的“破题”之举。
第15个低碳产业生态圈的底气
杨丽韫注意到,近期成都正积极谋划在现有14个产业生态圈基础上,通过发展低碳农业、优化能源结构、推动制造业升级、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绿色建筑等来构建第15个低碳产业圈,为低碳发展转型、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而努力。
对于这一创新之举,杨丽韫一点都不意外,近年来她曾多次前来成都考察,“在低碳产业方面,成都市通过构建绿色产业供给体系,低碳产业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杨丽韫分析认为,通过构建绿色产业供给体系,成都加快建成中西部一流的国家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加快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应用,不断增加低碳化、高附加值、高技术化的产品供给。同时,通过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力推动生产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和无害化。通过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通过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比重,加快核电、页岩气等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和生产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实现商业、旅游业无煤化,推动工业企业“电能替代”改造。
“成都通过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能级,细分发展领域,实现产业之间‘建链、强链、补链’,也为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低碳产业生态圈夯实了基础。”
降低一、二产碳排放,打造低碳经济产业
根据WRI(世界资源研究所)数据,2017年,一产农业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全国总碳排放6.1%,二产中发电和供热行业排放占41.6%,制造业和建筑业占23.2%,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占9.7%,交通运输占7.5%。
“因此,构筑成都低碳产业圈,需要降低一产和二产的碳排放,打造低碳经济产业。”在杨丽韫看来,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产业的路径之一。
事实上,农业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生产过程在内的粮食系统,以及加工、分销在内的后农业系统。杨丽韫认为,针对这些排碳环节需要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推广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建设农业高效生产系统。比如,发展精准农业,扩大垂直农业等等。杨丽韫认为, 推广农业节能环保技术,从源头上控制农业碳排放的增加也是进行农业碳减排的有效方式。
低碳工业,则被杨丽韫视为是打造低碳经济产业的第二个路径。比如构建现代能源结构中,要压控化石能源使用,大力推动风光发电发展,积极开发其他低碳发电技术,大力开发储能技术。
“工业部门近一半的碳排放来自于生产水泥、钢铁、合成氨、化工等。”基于这一现实,杨丽韫认为,要构建成都低碳产业圈,需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石化、钢铁、有色、建材等原材料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化工、造纸等重点行业企业改造升级,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交通部门的碳排放持续上升,“双碳达标”给交通运输业带来巨大挑战,走绿色交通发展之路成为必然趋势,要推进绿色交通运输业。
此外,发展绿色建筑也被杨丽韫反复提及,“建筑部门要实现碳减排,首要任务是建筑的节能改造,包括热力管网改造、加强墙体隔热、使用节能电气设备、改善采光、房顶绿植等。”
未来,成都低碳经济如何发展?
尽管成都构建绿色产业供给体系为碳中和产业生态圈建设打好了一定的基础,但要率先建成碳中和“先锋城市”,成都要如何发展低碳经济?
“全面开展碳核算,夯实碳管理的基础”,是杨丽韫提出的首要一条建议,她认为,成都要加快构建农业碳排放核算的方法学,尽快启动农业碳排放核算的方法学研究,形成一套包合管理部门、生产主体、碳交易主体的核算方法体系,为农业进入碳市场奠定方法基础。同时,通过盘查对林区自然资源资产存量、生态服务价值货币值、可进行碳排放权交易的碳产品等可建立权威数据库,摸清“家底”为碳资产经营和材业建设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开展工业企业碳盘查工作,每个企业建立碳账户,在了解自身的排放情况的基础上,设定碳减排目标。
“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低碳技术深度融合,催生出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新能源智能汽车和能源综合服务系统等新业态,推动能源系统向更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发展。”杨丽韫还建议,成都应积极推广先进用能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提升钢铁、建筑、化工等重点行业的用能效率。
低碳经济框架下,绿色金融与之密不可分。因此,杨丽韫还建议成都创新绿色金融,大力投资绿色技术。“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为主体,发挥好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作用,探索园区化、商圈化、社区化集中推进节能低碳技术综合示范和推广新途径,推动绿色产业与绿色金融深度融合、互利共赢。”杨丽韫还有一个观点,成都要开展适合于清洁能源、低碳产业、绿色交通和建筑等项目的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能效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支持能源和工业行业绿色和低碳转型,构建全方位绿色金融业务体系。
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新闻推荐
电梯门关闭瞬间,电瓶车底部冒起浓烟,不到一秒钟,火光乍起,电梯内五人瞬间被吞没。视频截图电梯门关闭瞬间,电瓶车底部冒起浓烟...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