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碳惠天府·守护成都绿”主题旅游巴士上关注“碳惠天府”公益平台
中国已全面确立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作为国家批准的低碳试点城市之一,成都早已着手“打头阵”,紧紧围绕绿色低碳的“产业、能源、城市、碳汇、消费和制度能力体系”,全市碳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城市环境更加宜居,人均碳排放位列北上广深等全国十大城市最低,荣获首批“全球绿色低碳领域先锋城市蓝天奖”。
绿色低碳,正逐步成为成都最鲜明的特质和优势。
全域统筹的生态碳汇体系初步形成
据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的消息,“十三五”期间,成都高端高质的产业体系加速成势,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五大先进制造业营业收入突破2万亿元,累计注册新经济企业超过43.3万户,累计淘汰落后产能超过300户,基本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生态环境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清洁高效的低碳能源体系持续优化,基本实现燃煤锅炉全域“清零”,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加到14.5万辆,建成充电桩2.8万余个、充电站701座,清洁能源占比从2015年的56.5%提升至61.5%,“十三五”成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4.24%。
随着美丽宜居的城市空间形态加快重塑,成都大力构建城市轨道、公交和慢行“三网”融合的低碳交通体系,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558公里,市域铁路公交化运营里程突破430公里,公交专用道里程达1014公里,公交出行分担率达60%。
“十三五”期间,全域统筹的生态碳汇体系初步形成。坚持“全域增绿”,成都加快推进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天府绿道等标志性生态工程,持续完善五级城市绿化体系,打造“绿肺、绿道、绿轴、绿环、绿缀”生态空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5%、人均公园面积增加到15平方米,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0.2%、年固碳量超过160万吨,累计建成各级绿道4408公里。
低碳生活方式也成为不少成都人的常态。全市共享单车日均骑行超过200万人次,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万吨;“蓉e行”平台累计申报私家车自愿停驶36.8万天……
紧转03版
新闻推荐
米瑞蓉为读者签名。米瑞蓉作为成都地产界著名的老总,外界对她一直有着“一面企业家、一面文艺”的印象。2012年,她推出...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