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两篇文字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基于真实素材的想像与描述:从杜甫的诗文中回溯他在成都草堂的生活;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想象古蜀人的祭祀和崇拜。
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在面对已成云烟的历史细节时,素材永远不够用的,需要作家的想象去丰富当年的画面与对白。
许多科幻作家都想象过现代人或未来人在时间长河里逆流而上、回到过去的场景。我还看过一篇似乎更加“可行”的小说,作者没有试图让故事里的主人公真人肉身回到过去,而是以捕捉全息影像的方式,让她能够“看”到许多年前发生过的事。
说实话,如果这个想象能实现的话,考古学界必将迎来一波又一波颠覆与发现的高潮。只是看一看过去即可,什么都不会改变,任何一个微小的历史事件都不会受到扰动,但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能得到极大的满足,多好!
所以,能否让目光穿过时光,代替所有想象?
或许效果并不那么理想。许多作家们建立在文学想象之上的名篇,可能将因之变得尴尬起来。尤其是,当人们发现爱情故事中的男女主角其实并不相爱,或战争传奇中的英雄胆怯卑劣的一面时,该有多么遗憾难过?
足够诗意和美丽的想象,不能也不该被替代。真实的凝视虽然自有其价值,但想象的力量也不可或缺,不论是带我们暂时远离残酷的现实,还是激励我们憧憬有希望的明天,它都是文学世界里永恒的动力。(沈檀)
新闻推荐
从《长安十二时辰》到《两京十五日》马伯庸:写作最重要的是知识储备
从《长安十二时辰》到《两京十五日》马伯庸继推出《古董局中局》《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十二时辰》等备受喜欢的作...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