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未来科技城产业功能区空间结构图
毗邻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一座产业新城正蓄势待发。日前,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暨投资促进工作会举行,确定成都未来科技城进入产业功能区序列。
成都未来科技城是做什么的?规划建设细节又有怎样的亮点?昨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成都未来科技城片区设计草案》(以下简称“设计草案”)已编制完成,并于4月15日至5月15日期间进行社会公示。
据悉,成都未来科技城位于成都市龙泉山以东,紧邻天府国际机场,西至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北至成自高铁,南至南干渠,规划范围60.4平方公里。作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功能布局的重要一极,成都未来科技城锚定国际创新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汇集区的定位,将打造一座人城境业相容共生的未来科技城。
关键词 可持续
推动全面绿色转型
形成“两轴三片”空间布局
作为一座面向未来的产业新城,未来科技城在规划时充分依托现有自然地理条件科学布局,结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地形地貌,依托绛溪河、大安溪、泉水河等绿谷低地,构建生态骨架,基于河流走向自然分割,形成了“两轴三片”的空间布局。
“两轴”分别为东西向的绛溪河生态轴、南北向的创新产业联动轴;“三片”即成渝国际科教城、中国西部智造示范区、应用性科学中心。
其中,国际科教城目标将打造高端人才聚集区、创新成果源发区;智造示范区将集聚主导产业上下游企业形成开放式创新聚落,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聚集区;应用性科学中心将以新型研发机构和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为核心,打造科技成果转化聚集区。
成都高新区未来科技城管理局筹备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三片”的划分,将规模适度的城市组团有机融于大自然本底之中,构筑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城市生态空间体系,而60%的蓝绿空间,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共生共荣、有机生长的“生命共同体”,打造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美丽公园城市典范。
在规划建设上,未来科技城还积极鼓励绿色节能建筑,建立智能能源系统、塑造低碳社区;健全公共交通系统,启用智能交通系统,推广新能源汽车。以碳汇、建筑、能源、交通四个方面全方位进行低碳行动。
同时,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用地布局和功能配置,将未来的不确定性纳入空间应变的种种考量,走向生态、复合和永续的状态,使未来的城市空间具备可持续的功能迭代能力。
关键词 科技创新
聚焦“3+1+X”产业体系
构建未来产业生态
产业新城的能级提升,最关键便在于高能级项目的落地、先进产业的导入。瞄准颠覆性、超前性、经济性、社会性的“硬科技”,未来科技城确定重点发展“3+1+X”高能级产业体系,其中“3”为电子信息、航空航天、高端制造三大先进制造业,“1”为创业孵化服务、专业技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科技服务业,“X”为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
围绕主导产业,未来科技城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目前已引入阿里云西部云计算中心及数据服务基地、联东U谷、富凯智能智造、辰创成都智能雷达等高端产业化项目,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涵盖智慧物流、5G、电子信息、智能智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科教资源的引入将成为未来科技城发展的强劲支撑,为这片土地带来真正的“未来”与“科技”。未来科技城持续深化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着力打造前沿科学中心及大科学装置、高水平实验室、国际教育园区等项目,推动创新资源和创新人才快速聚集,彰显未来科技城科技特色,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力源,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注入强劲的科技创新力量。
在这样一座就业资源丰富的未来城市里,教育学府和高新企业相互配合,将源源不断地为城市建设输送高端人才,也将为未来科技城产业提供更多的活力和增长空间,新科技、新创意和新想法将在此迸发,让科技助推产业,产业引领未来。
关键词 以人为本
连接各片区中心与公园绿带
打造多层次开放公园城市
城市的初心是“让生活更美好”,城市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以人为中心”。对于未来科技城,在这方面最直观的体现便是充满了人文关怀的城市规划设计,让未来城市生活变得更有温度。
围绕自然空间与生态空间,未来科技城提出打造多层次开放的空间体系,以外围生态绿地、绛溪河组成的生态屏障构建未来科技城的生态基底,结合市民游憩需求,提升生态空间的品质。
根据设计草案,结合现状地形以及生态空间,未来科技城将建立3条区域级的线性公园,在完整保留城市内生态空间的同时,联动各个片区发展。同时,依托三大城市公园绿带,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城市功能中心,建立便捷舒适的城市公园核心,为市民提供公共活动的主要空间。利用空间丰富、主体多样的社区公园,将连接各片区中心与公园绿带,组成完整的城市开放空间体系。
此外,还将建设层级扁平化、服务主题差异化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以面向企业和面向城市两个不同主体的公服体系,打造15分钟与5分钟生活圈,打造区域创新中心,创造一个融合居住、工作、休闲、文化娱乐的城市空间环境。
成都高新区未来科技城管理局筹备组相关负责人表示,“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已成为成都的一张新名片,随着未来科技城“五横四纵”骨干路网体系的加速成形,高效便利的城市服务体系、“开门见绿”的生态公园环境、智慧智能的生产生活方式、慢行无阻的无车化街区,都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实现“一座人城境业相融共生的未来科技城”的城市发展愿景。
本报记者 吴怡霏
除标注外,图片均为效果图 成都高新区供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杜文婷)“我们下田喽!”近日,伴随着声声欢呼,成都市第六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纷纷卷起袖子,走进幼儿园特地打造的水稻田...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