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各大银行财报新京报制图/陈冬
金融科技是另一个角力场,各家银行都在竞速。
依据目前财报披露情况,记者统计了在A股上市的六大国有行及8家股份制银行财报,绿色金融、普惠金融、金融科技投入等都颇具看点。
以数字人民币测试为例,多家银行参与“赛跑”,撬动金融新格局。目前官宣的合作银行有国有六大行,此外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等也在财报中透露“积极参与数字货币研发”或是“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小组”。
那么,谁在科技投入方面最“下本”?数据显示,工行、建行2020年金融科技投入均超过200亿元,投入规模最大;以科技投入额占营收比看,邮储银行、光大银行投入比分别达到3.15%、3.62%,高于其他银行。
而在碳中和走红的背后,银行业也在不断发力绿色金融。截至2020年末,六大行绿色信贷规模占全国半壁江山,贷款余额最大的工行占据增速第一的位置,增幅达36.6%。而股份制银行中也不乏像兴业银行这样的生力军,绿色金融融资余额超过1万亿元。
另外,普惠金融方面,近年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力度仍在不断加码。从实际执行情况看,五家大行都超额完成。2020年,农行普惠小微贷款增速达62.3%,在14家银行中增速第一。
数字人民币测试竞速,工行、建行金融科技投入最“下本”
随着各地相继开始数字人民币测试,银行间就打响了数字人民币钱包开户争夺战。
记者此前在北京、苏州、深圳等地数字人民币试点走访中了解到,在数字人民币测试中银行的职能包括场景搭建、客户管理、电子钱包运维、交易执行等。此外,多家银行已研发并内部邀请测试“硬钱包”、可穿戴设备等数字人民币支付介质。
在测试的跑道上,各家银行的“速度”已初见端倪。多家国有银行目前已接受用户申请数字人民币钱包;工行成都分行在成都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后,开启了二轮抽签。今年春节北京试点期间,多家国有大行的员工在朋友圈“拉票”,希望市民在测试中选择自家。同期有国有大行人士透露,该行制定的用户绑定率目标是50%。
目前官宣的合作银行为国有六大行,此外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等也在财报中透露“积极参与数字货币研发”或是“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小组”。
但光有速度是不够的,还得舍得“下本”。在今年3月2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透露了过去一年银行业金融科技投入情况,2020年银行机构信息科技资金总投入为2078亿元,同比增长20%。
据财报显示,六大国有行的金融科技投入规模也占据行业一半,截至2020年末总额约950亿元。单从规模来看,工行、建行金融科技投入最“下本”,均超过200亿元,分别为238.19亿元、221.09亿元。交通银行2020年金融科技投入57.24亿元,在国有行中最少,且少于招行、中信等股份行。
以科技投入额占营收比看,披露相关数据的8家银行在3%以内,邮储银行、光大银行投入比分别达到3.15%、3.62%。以科技投入额的增速看,许多银行都达两位数,光大银行是“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增速王”,2020年科技研发资金比上年增长51.29%,该行称这一力度“前所未有”。
相应的,银行对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如工行2020年末科技人员数量达3.54万人,占全行员工比例8.1%;平安银行2020年末科技人员(含外包)超8500人,较上年末增长超12.5%;光大银行2020年末科技人员1965人,同比增长27.43%;邮储银行2020年科技人才数量翻一番;中信银行科技人员数量两年翻两番,科技人员占比达7.6%。
绿色金融向“C位”靠拢,六大行绿色信贷规模占半壁江山
“我们要求大力支持绿色金融,每每提及授信指引,都有绿色信贷。”一位华北地区银行信贷部人士告诉记者,从前两年开始,绿色金融比重就在逐步上升。
去年我国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给绿色金融又按下快进键,“绿色金融成色几何”也成了媒体必问题。据央行4月12日最新公布数据,去年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11.95万亿元,其中直接及间接投向碳减排项目的贷款余额为8.08万亿元,占整体绿色贷款余额的67.6%。据了解,总体上绿色贷款仍是各大行主要的绿色金融产品。
从财报数据看,截至2020年末,六大行绿色贷款余额共计6.27万亿元,占国内存量的半壁江山。其中,工行、农行、建行三家余额过万,分别为1.85万亿元、1.51万亿元、1.34万亿元。中行、交行、邮储三家绿色贷款余额分别为0.9万亿元、0.39万亿元、0.28万亿元。
从增速看,工行以36.6%的绿色贷款余额增速位居榜首;其后是邮储银行,增幅达30.2%。
股份制银行中也不乏生力军。兴业银行在十三五时期就制定了绿色金融发展的“小目标”,并于2019年提前完成“集团绿色金融融资余额突破一万亿元”计划,2020年末绿色金融融资余额1.16万亿元,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招行、浙商等银行绿色贷款余额无法与其比肩,不过增速同样在两位数。招行2020年末公司绿色贷款余额2071.33亿元,较上年增速约17.1%,占公司贷款总额的11.78%;浦发2020年末绿色信贷余额2628亿元,较年初增加16.6%;浙商2020年末绿色贷款余额785.26亿元,较年初增幅45.75%。
普惠金融加码,“增速王”农行去年普惠小微贷款增62.3%
拥有千亩有机苹果果园的山东果农张先生,因为所在的县离市区很远,金融服务相对薄弱,此前每到买有机肥时都要为钱发愁,上百万的费用只能靠卖房来凑。但是去年,他获得了银行定制的贷款方案。
他也是众多普惠金融服务受益者的缩影。近年来,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任务不断加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2020年增速任务提高到40%,2021年在基础上再增30%。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银保监会的口径中,明确上述任务对应的执行者为工农中建交五家国有大行。
之所以如此重视,是因为小微企业是产业链大动脉的“毛细血管”。数据显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数量占我国企业数量90%以上,它们雇佣了80%以上的就业人口,实现了一半以上的国民产值,关乎几亿人的就业和家庭生活。
从实际执行情况看,五家大行都超额完成。2019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接近50%,2020年,五大行中,农行全年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3692亿元,增幅最高,达62.3%;增速较低的中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幅也达到48%。
中小型银行也有自身优势。“大型银行拥有强大的资本实力和相对低廉的筹资成本,业务模式标准化程度高,同时有强大的客户服务平台和后台数据整合能力。小型银行的比较优势则是贴近社区、贴近企业,人头熟,地头熟,更容易收集和运用市场主体的软信息。”央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今年两会期间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翻阅股份制银行财报看到,兴业银行2020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61.25%,是股份制银行中的“排头兵”;排在第二梯队的包括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普惠贷款增速分别为44%、32.76%;增速不到20%的有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浙商银行,不过这些银行的普惠金融贷款增速仍普遍快于本行其他贷款增速数个百分点。
“去年监管下发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我们的线上业务不够成熟,所以加班加点是常态,今年还会继续探索和完善信贷产品风险模型。”一位小型银行普惠金融部人士称。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程维妙
新闻推荐
纸币会消失吗?以后还能用手数钱吗?——财经大咖详解数字货币如何走进我们生活
新华社记者刘夏村一种“新”钱,正与我们渐行渐近——近期公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