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庭栋,巴蜀文化研究专家、民俗学家、“成都活字典”,如果你和袁庭栋在成都街头走一走,便能从他嘴里听到很多关于这座城市的故事,他就像行走的历史书,摸清了成都的脉络。今年81岁的袁庭栋走进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会讲些什么呢?
“金沙遗址的考古发现是我们成都当代考古史上最重要的发现,它在有准确文物的支撑下,把我们成都的城市历史再提前了一千年,意义非常重大。所以我们四川老乡张爱萍上将提的那句话很好,‘沉睡3000年,一醒惊天下’。”日前,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在采访袁庭栋时,他说,金沙遗址里还有很多文物至今不能完全解释清楚但它与三星堆遗址一样,有三星堆之谜,也有金沙之谜,正因为有“谜”,这才是考古文物最吸引大家的地方,从而引起关注和讨论。
回首20年前,袁庭栋想起来一个故事。那是金沙遗址刚刚惊醒世人半个月后的一天晚上,袁庭栋正在成都市琴台路的子云亭吃饭,正巧遇到现四川省文物局局长、原金沙遗址博物馆馆长王毅和考古队员在餐厅吃庆功宴。王毅看到袁庭栋后,招呼他一起过去,并兴奋地分享挖掘出土的文物照片,袁庭栋还记得考古队员们脸上当时激动的表情,他看了以后也惊讶地连声说道:“对了对了,我们成都的宝贝出来了!”
袁庭栋是金沙遗址的元老级游客,没事就进去转转,对里面的文物如数家珍,不过,金沙遗址最令他喜爱的还是里面的树木。“当时,金沙遗址博物馆修建,受到了从市、省到中央的高度重视,你走进去就能看到栽种了很多树,可以说目前成都主城区新建绿化片区最成功的就是金沙遗址博物馆。”为什么要栽种大量树木?袁庭栋认为除了原本金沙遗址就发掘了三千年前的秋枫树根外,也是为了保护土地下的文物,“把树栽好了,以后有成熟的技术条件时,再来挖掘,这是一个很好的保护措施。”
如今,金沙遗址博物馆早已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早上的湖边能看到老人打太极,一家三口到鹿苑与梅花鹿互动。春暖花开时,樱花、海棠等树下从不缺少拍照的游客,各个年龄层的人群都能在这里找到玩耍的方式。袁庭栋认为市民喜爱金沙,除了其本身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外,也和金沙遗址的地理位置有关,“我们的祖先在3000多年前就选择了这里作为家园,而这个地方直到现在都在成都的二环边上,在市中区,到现在都是美好家园,这在全世界来看都很难得”。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曾琦
新闻推荐
□新华社记者吴雨“碰一碰”“扫一扫”,这些被我们逐渐熟悉的移动支付方式,一方面带来了便捷的支付体验,另一方面也令不少人...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