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成都 今日新都 今日温江 今日双流 今日郫都 今日简阳 今日彭州 今日邛崃 今日崇州 今日金堂 今日大邑 今日蒲江 今日新津 今日都江堰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今日成都 > 正文

垃圾分类怎样才能“分”得下去?

来源:四川日报 2021-03-01 05:58   https://www.yybnet.net/

快评

□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张舟

今天,《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开始施行,这意味着成都垃圾分类正式步入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轨道。对大多数人而言,垃圾分类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件“麻烦事”。但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垃圾分类牵一发而动全身,更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小事”,意义重大。

早在2019年,成都就被列为全国46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作为试点,成都在城市居民小区和农村散居院落的垃圾分类应有何区别,农贸市场的果蔬垃圾和大件垃圾又应如何处理等问题上,进行了有成效的探索。但一区一域试点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全域推开就必然会成功。垃圾分类怎样“分”得下去,仍然是难题。

无论是小范围试点,还是在成都全域推行垃圾分类,问题始终在于如何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群众习惯养成等方面。要在成都建立“全链条”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实现垃圾分类“全民参与”的原则和初衷,我们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的精细化、全过程、主动式管理,需要从源头开始,倒逼重整生产和消费环节,引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生活,实现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因此,做好垃圾分类,首先必须因地制宜,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切忌急功近利。长时期以来,社会普遍认为垃圾分类是一项技术门槛很低的工作,因为只看到了垃圾分类“链条”上的一环,却忽视了整个产业链。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成都在探索实践中,已初步形成了符合自身情况的垃圾分类基础和经验,但仍需巩固成果、补齐短板、形成链条、构建体系,才能避免在反复、犹疑中消磨公众参与的热情。

其次,做好垃圾分类,关键在于解决“投放”与“处理”。投放不规范,处理环节自然也就无从下手。但若是处理能力跟不上,投放再规范,却也难保出现“前分后混”的现象,无法产生足够的效益驱动垃圾分类产业发展。有鉴于此,要持续做好“投放”与“处理”两个环节的建设工作,头尾两端相向而行,不断磨合改进,逐步提升要求,形成闭环,摸索出成本可控、成果可见的垃圾分类模式。

第三,做好垃圾分类,需要通过持续的教育和引导,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尽管随着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认可这是每个现代公民应尽之义务。但是,垃圾分类工作的“产生者负责,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却鲜有人知晓。只有人人都遵循这一原则,规范的投放习惯才能得以形成。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只有当更多的人身体力行,让垃圾分类成为刻在脑中的“下意识”,在面对垃圾箱上“可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标识时,不再有疑惑和踌躇,垃圾分类才能真正从时尚走向“日常”,从一时的“兴奋劲”成为持久的习惯,改变城市的面貌,让我们的生活更有获得感。

新闻推荐

新增17个罪名背后考量是什么?

2月27日,最高法、最高检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七)》,该规...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垃圾分类怎样才能“分”得下去?)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