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6日,农历正月初五,年味儿仍浓。对于成都人而言,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时间标记,在城市的多处核心点位以倒计时的形式一分一秒地走动着——今年8月16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大运会)将在成都拉开帷幕。这是中国西部第一次举办世界性综合运动会。
如今,成都多处大运会场馆建设进入冲刺阶段。同时,为了响应“就地过年”号召,春节期间,有数千名建设者自愿坚守一线保障场馆建设不停歇。放弃假期,未能返乡与家人团圆、与亲友团聚,他们度过了一个怎样的特殊年?《工人日报》记者来到施工现场,近距离倾听大运会场馆建设者的新春故事。
“到了这个阶段,每分每秒都很宝贵,肯定要守好阵地,一刻都不能松懈。”曾呈杰是中建三局东安湖体育公园三馆项目的一名安全管理员,记者见到他时,这位90后小伙子口罩、安全帽、施工作业服等一身装备整齐,正要进入工地进行每天的常规巡场。
虽然与父母一起迁居成都多年,但每年春节他们全家都会回到自贡老家,陪伴年逾八旬的爷爷奶奶享阖家之欢。今年春节未能返乡,是他第一次“失约”。“今年听不到他们催婚的唠叨了……”曾呈杰的言语中尽是思念之意。
东安湖体育公园三馆占地19.7万平方米,其中,1.8万座甲级多功能体育馆承担大运会体操比赛功能,4500座甲级游泳跳水馆承担大运会游泳比赛功能。为了抢工期,春节期间,有500余名建设者坚守一线。
在游泳馆所在的一根巨大墙柱背后,曾呈杰找到了正在讨论进度的幕墙施工长党军旗和几位工友。“辛苦了各位!今天如何?进展顺利吗?有什么问题及时沟通。”曾呈杰认真询问,随后转身笑着对记者道,“我在这个项目已经有两年多了,大的建设场面已经结束,剩下都是相对细致的装饰装修工作。”
“放心!一定保质保量推进,为大运场馆建设站好这班春节岗!”党军旗坚定地回应道。来自新疆石河子的党军旗,进入东安湖大运会三馆建设项目已整整一年时间,今年春节主动放弃假期选择留守。“这边项目到了关键期,我和哥哥是双胞胎,他已经代我回去陪父母团圆了!”此言一出,在场者皆忍俊不禁。
手写春联送祝福、同包饺子庆团圆……为了让没能回家过春节的建设者感受到别样温暖,成都大运会各场馆项目组织了一系列迎新春暖心活动。
“虽然没能回老家,但是项目摆了团年宴,还准备了暖心大礼包,米面油齐全,还有荞麦、大枣、小米等五谷杂粮呢……”东岸胡三馆项目的幕墙安装工尹富来自黑龙江尚志,他对能参与建设大运会场馆感到荣耀。“以前,春节返乡的票再难买也要想方设法回家。今年,我们既要支持抗疫,更要为大运会助力!”尹富告诉记者,这个特殊年,他得到了超出亲情的人生收获。
王以聪在中建八局凤凰山体育公园项目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由于春节期间要为留守一线的千余名建设者提供免费用餐,他没能赶回江苏老家。大年三十下午,他们还在工人食堂准备了整整80桌的团年饭。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策划到采买,忙碌的筹备工作持续了整整一周时间。“新年快乐——牛年大吉!”团年饭开餐时,整齐的祝福声响彻工人食堂。
“酱肘子、猪耳朵,还有海鲜……饭菜吃得巴适。”已经过去了好几天,张勇坤仍对项目上的团年饭回味不已。过了大年三十,初一他便开工了,每天和4个工友一起进行栏杆的安装和焊接工作。放线、打预埋板、切料、找平、测量尺寸、下料、焊接……由于已经形成了良好的默契,道道工序紧扣,一天下来他们能够完成栏杆焊接60余米。
“好多亲戚打电话催着回家,埋怨我一心光想着赚钱。其实,赚钱并不是留守的真正原因。”张勇坤放下手里的活看向远处,向记者感叹,“钱永远赚不完,谁都盼团圆。但干我们这行,一辈子能参与几次意义重大的工程项目呢?这可是要在全世界面前露脸的,万不能因为自身原因耽误半分进程!”他希望,在场馆投入使用后,能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到这里走走,然后骄傲地对他们说,“看!这些栏杆都是我们一根根焊上去的!”
如今,成都大运会主会场东安湖体育公园、核心场馆凤凰山体育公园等13处新建场馆,已全部完成主体结构施工,预计将于4月全部完工。
“待到功成时,一定补上这张返乡的车票……”王以聪说。
新闻推荐
“牛儿灯”队走进社区,为群众表演在成都市文化馆“民俗闹春·千龙千狮闹新春”网页上,截至记者发稿,天府新区兴隆街道文体队...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