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公平便利的营商环境、简约易办的审批流程……在成都,开放包容诚信友善的城市气质提升了青年情感归属,看得见摸得着的城市机会成就了青年创业梦想。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既是成都新阶段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价值依归和行动指引,也是成都在谋局“十四五”市民幸福美好生活的美好蓝图。
在这幅美好蓝图中,城市与创业者如何相互成就?城市机遇与创新思维如何相互契合?“十四五”开局之年,这座创业者的“圆梦之都”充满期待。
来蓉创新创业
青年情感有归属
“在成都,我完全感受不到身在异乡,成都给我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90后的尤洁倪来自凉山,在大学毕业后便留在成都上班,今年是他在成都工作生活的第八个年头,也是他在成都创业的第一年。“之所以选择在成都创业,是基于这里的创业氛围。”尤洁倪说,成都是一个有活力的城市,它的包容与活力让年轻人有很多可以去尝试、去拼搏的机会。
开放包容诚信友善的城市气质,是不少年轻人来成都创业的原因。让青年人才近悦远来,去年,市委提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将持续优化青年创业就业环境,打造创业者的“圆梦之都”、青年人的“活力之城”。到“十四五”末在蓉高校毕业生留蓉比例达到50%以上,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来蓉人数逐年增长。
作为蓉漂创业者,尤洁倪愿意“扎根”成都的原因很简单——“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的排头兵,它的经济实力和城市容量是巨大的。”尤洁倪说,特别是政策力度对初创型企业有很大优势。“在办理工商税务证照的时候,头天交资料第二天就拿到证照,速度出乎意料的快。”
在成都,快工作与慢生活契合得刚刚好。成都的节奏是尤洁倪选择在成都工作的第二个原因。“我喜欢成都快慢兼容的节奏。”在他看来,成都的包容性不仅在于异乡人能够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还在于这个城市给异乡人家的归属。“成都就是很接地气。在这里可以把工作和生活结合得很好。”尤洁倪说,工作之余,自己也会像老成都人一样喝盖碗茶。
贴心政策红利
创业梦想不再难
在成都,创新文化因子凝聚为创业精神,为这座城市赋予独特的灵魂。诸多创业补贴等政策的支持则使这座城市更具感召力、亲和力和生命力。
“从去年开始,成都的很多园区都设立了子基金扶持内部企业,这对于园区创业公司来说十分利好,很容易就能享受到政策红利。”成都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CEO唐勇就是成都创新创业政策的受益人。
自从2012年中科院博士毕业后,唐勇就开始自主创业,通过对市场的调研和分析,他发现体外诊断试剂行业(简称IVD)极具潜力,便在上海、南京加入了一家创业公司。“上海和南京拥有众多优质资源,但强大的竞争对手也使初创企业难以喘息。”唐勇感慨道,“西南地区人口众多,客户资源集中,透明、高效、公开化的营商环境,也为企业提供了诸多便利。”于是,2017年,他响应成都人才新政回到四川,成立了成都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的幸福感是什么?对于无数怀揣着梦想的创业者来说,幸福感如何体现?唐勇笑着说,城市与梦想能够相互碰撞,各种idea能拥有一片肥沃的土壤是他认为最幸福的地方,“成都是一座非常有活力的城市,为创业者提供了很多成长的机会。”以他自己为例,“我创业之初刚回到成都时两眼一抹黑,对成都的企业政策、园区发展等完全不了解,后来得到政府的很多帮助,例如政务审批、信息公开、企业融资、房租补贴等等,帮我们迅速落地到非常成熟的孵化器,让公司能快速把精力投入到研发中,这对我触动很大。”
在成都,初创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创业,审批服务简约易办,一窗受理。企业成为城市发展的“最佳合伙人”,幸福美好生活的蓝图徐徐展开。
蒲娇 本报记者 钟文 实习记者 杨静耕
新闻推荐
青年人才驿站内的图书阅览区本报摄影部供图■成都正努力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包括政策、金融、安居、服务等全生命周期...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