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个身边的朋友都和我说,今年就地过年,除夕夜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和家人连线视频,一起看春晚。舞台上的欢声笑语不断,也把网络两端的人们,紧紧连接在了一起。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朋友们,似乎都有相同的感悟:原来全家人一同看春晚,是一件那么值得珍惜的事。
如果说春晚早已成为全体国人心目中的一个符号、一种象征,那么今年的春晚,更是一次确认。经受住考验、跨越过困难,国人又在这个最特殊的节日济济一堂。我们确认了彼此的平安、亲朋的幸福,更确认了这个国家的坚强和团结。和往日一样热闹好看的节目背后,蕴藏着许多不一样,无须言说,它们已经深深刻在每一位国人的心里,写在时光和历史里。
春晚年年如期上演,但也从未忘记创新。就拿今年的春晚来说,它的“新”,就体现在了很多方面。比方说,节目内容怎么创新,怎么让年年吃这顿年夜饭的观众感受到一点惊喜,主创们就动足了脑筋。
小品《阳台》的编剧们深入武汉采风,花费大量时间打磨作品,力求展现更多真实感人的生活细节。于是,我们看到了历届春晚中最特殊的一个小品——是有史以来人数最多的小品,表演者达上百位,而且很多人就来自武汉。
《阳台》
又比如说,春晚的呈现方式也在不断革新、升级。这个除夕夜,8K版的春晚在北京、上海、深圳等10个城市的30多个8K大屏或8K电视机同步播出。这些城市地标,包括北京国家大剧院、深圳福田星河广场、成都春熙路商业街等。当然,牛年春晚最重要的“新”,就是紧扣时代主题、紧跟社会发展、紧贴火热生活。《大扫除》通过讽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观众在笑声中为正风肃纪点赞;上海歌舞团的《朱鹮》七年磨一剑,讲述了人与自然休戚与共的关系,承载着中国新发展理念。
《大扫除》
同样在更新的还有广大观众观看春晚的“姿势”。有人说,这几年,在除夕夜上演的不仅有台上的春晚,还有社交媒体上的热议。这不,岳云鹏都忍不住在节目中吐槽,自己说的话,很快就要上“热搜”了。《年三十的歌》
其实,每一届春晚都有它自己的“新”,最终它们都会为“传统”写下新的注脚,更新春晚的时代意义。不知不觉间,多年的陪伴已经让春晚成为我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像我的朋友说的,今年,格外期盼春晚,越发感受到它的重要。这,就是我们每个除夕夜都愿意赴春晚之约的原因。随着牛年的到来,“犇”就成了时下最应景的汉字。这三头牛,也像极了春晚舞台的性格,沉稳大气、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只为观众送上最真挚的祝福。一年又一年,牛年春晚又将成为万千国人集体记忆。中国的历史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春晚就是河边的码头。我们从一个码头赶往下一个码头,用春晚记录下生活的历程,向着幸福的远方不断前行。(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乡愁,是一桌准备了一年的年夜饭,是一枚小小的车票,是无论身在何方对心之所系的牵挂。而这个春节,对很多人来说,乡愁是网络串联...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