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制图 江蕊松
2020年新开通的成都地铁8号线本报记者 胡大田 摄
记者从1月15日召开的成都市2020年十大民生实事完成情况汇报会上获悉,成都市2020年民生实事十个方面74个具体项目全部完成,其中49个项目超额完成。一年来,成都基本民生底线不断夯实、公共服务短板加快补齐、城市通勤效率持续提升、利民便民惠民举措更加实在,为成都连续12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持。
“去年的民生实事,件件都做到了市民心坎上。”市民代表、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刘竹在会上的发言,道出了大家的心声。任何一件小事乘以2000余万市民都是一项巨大挑战。然而,成都正是通过于细微处的着手,让市民真切地感知到了城市更新的脉搏:街道更漂亮了、交通更便捷了、社区服务更周全了、业务办理更高效了……在城市能级持续不断跃升中,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饱满。
更温暖
夯实民生底线 让重点群体生活有保障
去年7月,“成都高新区科技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行动(大学生招聘成都高新区专场)”活动在菁蓉汇启动。活动现场发布了“蓉e就业计划”,以及1000余个免费创业工位和3700余个科研助理、企业就业等岗位机会。这场持续数月的活动,提供了上万个企业就业岗位,有效助力了大学生创业就业。
这正是成都促进就业的一个片段。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牵着千万家庭,一头连着经济大势。去年5月,成都出台《成都市促进就业专项行动计划》,以降低企业社保成本、稳岗成本、培训成本和招工成本,促进重点群体充分就业,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全力保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成效明显。据统计,去年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4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1.0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75万人,新增吸纳大学生就业创业7.82万人。
另一边,一场“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正在成都铺开。为了让困难群众温暖安全过冬,成都在全力巡查救助流浪人员的同时,入户走访特困供养人员、低保户、农村留守儿童等,及时将新增生活困难人员或家庭纳入救助。数据显示,去年以来,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比提高150元,惠及低保对象10.2万人,1.4万名特困人员全部实现集中供养,全年发放价格补贴11次共8.4亿元,惠及低收入困难群众426.2万人次。
此外,成都也在大力推进全民参保计划。重点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其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保全部由政府代缴,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基本医保参保率分别达95.6%、100%。
更便利
越来越多市民实现15分钟内上学就医
“市委、市政府在谋发展、惠民生的过程中,找准了政策发力点、提高了治理精准度。”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江源在会上发言,表达了对教育领域的关注。在他看来,教育是民生之基,2020年的成都教育工作很好地坚持并发挥了公益性原则。这一点从数据中也能说明:作为“优教成都”建设的内容,去年以来,全市通过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219所等方式,共新增公办学位13.66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占比达57%,培育公办初中强校68所。
不仅是教育,今后,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也将在市民家门口实现。尽管是隆冬时节,成华区下涧槽社区的活动中心“邻里月台”还是人气很旺。走进一看,看报聊天的老人、玩耍嬉闹的小朋友、醉心码字的上班族,都沉浸在各自的一片小天地中,安宁又祥和。与之前相比,“邻里月台”增加了不少功能:资源整合、孵化培育、供需对接和社区服务。“今年我们会建立更多具有自我造血功能的新社群。”“邻里月台”负责人张利君说,将通过更多的公共服务,带给居民多样化的全新体验。
据了解,围绕“学位供需阶段平衡、医疗服务片区均衡、文体设施规模多元、社区服务点状供给”四大重点,成都全面实施8大类18项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全年建成989个设施,三年来累计建成2168个设施,中心城区“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已基本形成。上学、购物、娱乐、就医……在15分钟脚程里,市民将实现美好生活。
在“健康成都”行动中,全市13个重大医疗卫生项目也在顺利推进,同时完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设备改造升级80家、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400家。
更快捷
地铁新开5条线 绿色出行选择更丰富
以前不通地铁的地方,通地铁了;以前需要多线换乘的,现在换乘少了——去年底,随着成都6号线、8号线、9号线、17号线、18号线5条地铁线路的“批发”开通,不少市民实现了“地铁出行自由”,收到了实实在在的“通勤大礼包”。
提升城市通勤效率,加速轨道交通成网是重要内容。目前,全市地铁运营条数达12条,总里程518公里(不含有轨电车39公里),跃居全国第四。为进一步完善“多元便捷公交圈”“舒适便利生活圈”高度融合的通勤体系,丰富“轨道+公交+慢行”多样化绿色出行选择,成都也在致力让地上与地下的联动更加无缝便捷。
持续完善路网体系——羊西线快速化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天河路下穿隧道主体框架、金周路和金粮路跨线桥下部结构完工,全年打通“断头路”30条,新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新建成“回家的路(上班的路)”社区绿道1018条、锦江自行车专用道7.8公里。
持续开展科学治堵——推广“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出行方式,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占比和效能,全年新开、优化公交线路125条;针对交通拥堵节点,实施精准 “微治理”,建成交通严管示范街120条,完成交通拥堵路口“短平快”整治21处,综合整治背街小巷22条。
小区门口,公交接驳直接坐到地铁站、出了地铁站骑着单车去公司……这些场景已变成成都市民出行的日常。在一条条“上班的路”“回家的路”上,还有不重样的靓丽风景,可实现购物、休闲、游憩、科普等多元功能。
更巴适
居住环境变好了 群众办事跑路变少了
冬日暖阳下,望江路街道祥瑞苑小区内,王伯伯和邻居正泡着热茶,惬意地哼着小曲儿、摆着龙门阵,“你看,我们院子的川西民居式门头、这些钢琴键盘样的凳子,文化元素相当丰富。”小区如今的环境让王伯伯颇为自豪。旧貌换新颜,是居民对老旧院落改造最直观的感受。
安防设施加强了、环境整治变好了、公用设施设备增加了、公共空间扩宽了、雨水管网畅通了、物业服务变好了……居住环境“大变样”,换来的是居民满意度、幸福度不断攀升。
2020年,成都针对房屋破旧、小区易积水等问题,加快实施风貌改造,着力打通排水堵点,全年改造老旧院落300个、加装电梯238台,改造农村土坯房2.6万户、农村户厕16.13万户;改扩建地下排水管网100公里,完成易积水小区、易涝区整治108处,有效改善了居住环境。
与此同时,各项“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的业务办理也在推陈出新。运用“互联网+”,“天府市民云”已集成市县两级政务、社区、生活服务637项,建成智慧应用场景示范社区102个,服务群众2.6亿人次,建成了智慧公积金服务平台,80%以上业务实现全时在线服务。
安逸巴适始终是成都人的内心追求。为此,成都也在不断丰富文体生活,结合疫情防控形势,适时调整组织方案,确保文体惠民举措落到实处。数据统计,全年放映公益电影4.79万场,举办“走基层”“文化四季风”群众文化活动2740场,免费开放公共体育场馆425.65万人次,开展全民健身活动4575场次。本报记者 缪梦羽
新闻推荐
喜马拉雅联合《南方都市报》日前发布《2020有声阅读城市榜单》。《南方都市报》音频项目组结合喜马拉雅大数据,综合对比全...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