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后,建设巷道路畅通
整治前,建设巷拥堵
▲整治后,御风一路变了样
整治前,御风一路被挤占得只剩下中间一根车道
御风一路和建设巷本是两条毫不相关的道路,一条是位于中环路建材路附近的断头路,一条则位于网红美食扎堆的建设路片区。不同原因造成的拥堵,这两条道路给居住在此的居民带来了同样的困扰:“上班的路”和“回家的路”都变得极为不便,短短几百米,堵车又堵心。
昨天,记者分别来到御风一路和建设巷实地探访,看到的是道路的畅通,听到的是居民的满意声。改变是怎么发生的呢?群众的事无小事,交管部门创新社会治理,用同样的理念,不同的办法解决了这两条道路的拥堵。
问题1:御风一路1000余户进出难
治理思路:倾听民意多方合力啃下“硬骨头”
长长的隔离护栏,道路靠墙的一侧全部贴有反光标志,太阳能路灯已全部安装到位……记者在御风一路看到的情形,和几个月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以前我投诉得最多,现在我是社区志愿服务队的一员,主动参与到了交通治理中。”在这里,记者遇到了槐树店社区居民王先生。之前,他多次投诉,不到300米的御风一路,开车要半个小时,早上出不去,晚上进不来。
御风一路是断头路,没有形成路网,功能上也还有待完善;优品尚东三期是一个住户加商铺共计1000多户的小区,这条断头路是进出的唯一通道。乱停放则让情况变得更糟,有居民的车,有外来的车,还有共享汽车,都把这条路当作了“停车场”。道路被挤占得往往只剩下中间一根车道,错车都难。
“只靠一方的力量解决问题肯定不行,交警牵头,多个部门合力解决。”交警五分局三大队大队长刘波告诉记者,先后在社区开了三场现场会,倾听民意民生。建议成立一个由交警、派出所、综治办、城管、社区、物管等组成的工作小组,立即开展工作。
“硬骨头”被啃下,御风一路变了样。
问题2:建设巷拥堵安全有隐患
治理思路:45路公交始发站迁移
在很长一段时间,建设巷遭遇了和御风一路同样的拥堵问题,只不过这里的拥堵,是由于城市快速发展,原来方便市民出行的公交站台反而成了堵因。
随着建设路片区的人口密度不断增加,近年来,美食众多的建设巷更是成为网红打卡地。2007年开通的45路公交车,起讫点都在这里,曾经,45路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方便。如今,发班班次增加到122班次/日,等候发车的车辆占据了建设巷部分道路。“到了晚上,大量私家车、网约车涌入,拥堵更是加剧。”交警五分局二大队教导员余光曦告诉记者,人车在此聚集,带来的不仅是拥堵,还有噪音、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居民的意见非常大。
五分局主动联系成华区区政府、公交集团、建设路街办、建设巷社区、居民代表,解决顽疾的行动开始了。经过多次实地勘察,只有将45路的始发站迁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最终将新的起讫点选在了红光路。这里道路条件较好,弥补了之前没有公交的不足。那建设巷附近居民的出行又怎么办呢?45路在距离原站点大约200米远的地方又设置了新站点。
记/者/观/察
让更多人
参与交通自治
御风一路和建设巷的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在这背后,交管部门有着怎样的解题逻辑?
我们从一个微信群中或许能找到答案。“成华区大交管大治安市民观察员”,这是群的名字,70多人的群里有分局专门聘请的市民观察员,来自各个职业。还有分局和各大队负责人。
“华盛路有车占用行人道!”“收到,马上安排处理!”“交通知识牌有点倾斜,该如何处理呢?”“具体位置在哪呢?有照片吗?”……市民观察员提供各种信息和建议,每一条都得到了回应和落实,如果反映的问题超出交警权限,分局会立即协调其他部门。
“群众的事无小事,我们就是要把门打开,让群众的意见、建议进到我们的大门里,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交通自治中来。”交警五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御风一路、建设巷都是这样的情况,然后联动多部门,通过社会治理的方式来解题。2020年,分局共收到群众各类交通意见和建议217条,一一得到了落实。
本报记者 何良 文/图
新闻推荐
朱昌俊前段时间发生在四川省成都市的新冠肺炎疫情中,确诊病例赵某的个人隐私信息被泄露,包含其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