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华(右三)在调解中 采访者供图
人物小档王兴华,中共党员,现任成都市信访事项调解委员会副主任。2015年,王兴华从成都市武侯区司法局副局长的岗位上退休后,坚持从事人民调解工作,2013年牵头成立王兴华人民调解工作室,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模范调解员,获得“全国调解能手”“四川省首席调解员”“四川十大法治人物”等荣誉称号。——记“四川十大法治人物”、成都市信访事项调解委员会副主任王兴华
本报全媒体记者 赵诗柯
●温情调解 连续7天交心谈心,化解对方心中坚冰
●独特作息 下班后回家睡觉,凌晨12点开始工作直到天亮
●啃硬骨头 走访150余次,磋商200余次,艰苦工作1000多天
●群众赞誉 化解矛盾的“搁得平”
“王老师,对方要求我们赔2万元,这个价格是不是太高了?”2020年12月22日,一起知识产权纠纷案的当事人给王兴华打来电话,焦急地询问解决办法。作为成都市信访事项调解委员会副主任,像这样的电话,他一天会接到很多个。遇到对法律一头雾水的当事人,王兴华总是一针见血为其捋清案情、指出重点。很多不清楚、不了解人民调解工作,误打误撞“找上门来”的当事人,他也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解释。
全国模范调解员、全国调解能手、全国十大调解专家……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以来,王兴华获得的证书、奖杯数不胜数,2020年12月2日举行的四川省“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上,王兴华又被评选为“四川十大法治人物”。
褪去荣誉光环,工作和生活中的王兴华是什么样的?近日,记者走进王兴华人民调解工作室,探寻他的工作秘诀和处世之道。“能工作是一种幸福。”王兴华说,“每当一名名当事人因为我的调解而心平气和、各得其所,矛盾纠纷得以圆满化解时,这份工作才更有价值。”
啃硬骨头 8年纠纷“搁得平”
翻开王兴华的简历,40多年的调解经验浓缩成一个个数字:成功调解涉医、国企改制、征地拆迁各类重大复杂疑难群体性纠纷5000多件,涉案金额5.13亿元,2300份调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预防“民转刑”案件上百件。
如果王兴华处理的只是简单的家庭矛盾纠纷,那么这个数据要打点折扣,但他往往啃的是谁都不愿碰的“硬骨头”,其中的艰辛和困难可想而知。
有这样一份调解协议,使当事人主动撤销了历时8年,状告4级政府,涉及法院一审、二审、再审全过程未了的行政诉讼。10多年前,某军工企业自主搬迁改造,旧房换新房,小房换大房,全厂1000多名新老员工欢欣鼓舞。邓某某却以非企业员工购买被搬迁房的房款比企业员工多和搬迁期间房屋被盗为由,索要赔偿,展开了诉讼。王兴华受领调解任务后,每天早晚查资料、做方案,穿梭在信访局、法院、当事人、知情人之间了解案件,走访社区和邓某某的亲友,全面掌握了邓某某的基本情况:年轻帅气、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习惯良好、性格率真、经济生活无忧,有活力却又有些疲惫,谈吐急愤中略显无奈和哀伤。那么好的搬迁条件,大家都接受,他为啥要不满意要打官司?王兴华通过反复思索,终于明白邓某某的问题,不是搬迁补偿标准问题,而是心里有气而故意找岔。心病还需心药治。王兴华决定对邓某某进行心理疏导。连续7天,王兴华请邓某某喝茶聊天,成了“忘年交”。为了和他交心谈心,王兴华耽误了手臂上毛囊炎的治疗,留下了一个缝合13针的疤痕。邓某某感动了,内心的冰山融化了:“王兴华,谁不知道诉多累、访多累,可我只是想找个说理的地方!如果早有个人像你老人家这样劝劝我,我哪会走上这漫漫诉讼路啊!”
在王兴华的劝导下,邓某某气顺了,心胸开阔了,不仅息诉息访,还送锦旗夸王兴华:“为民办事关怀备至,为民排忧情深似海。”
退而不休 独创调解工作十二法
退而不休,每天工作16个小时,为了最大化地利用时间、提高效率,王兴华形成了不同于常人的生物钟。他每天晚上下班后立刻回家睡觉,凌晨12点醒来,然后开始工作到第二天早上6点,略作休整又出发上路,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我喜欢在晚上思考,很多扯不清的纠纷在晚上才想得清楚。”王兴华笑着说,正是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下,王兴华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调解理论体系,自创分析法、算账法、冷处理法、背靠背撮合法等调解工作十二法。
一起历时13年、涉及2337人、诉求金额超过3亿元的原成都某国企股份改制历史遗留信访案件,王兴华通过妥善运用调解工作十二法,走访当事方150余次,与职工代表谈话磋商200余次,查阅改制档案资料2.3万余份,制作文书资料1840余万字,经过1000多天艰苦细致的工作,最终使这一信访积案得到妥善化解。
当记者问到负责调解重特大复杂疑难案件的压力是否特别大时,王兴华摇了摇头,说:“我这一生,注定都要和调解打交道。”
40多年前,王兴华在老家担任村干部时,就开始处理大小纠纷。秋高气爽的季节,生产队的鱼塘丰收在望,但社员们担心分配不公,蜂拥而上,将几大筐鱼一抢而空。那年头,社员的日子都不好过,哄抢的人又多,哪里肯把鱼还回来。面对集体资产流失,老生产队长愁得眉毛打结。“本来应该按人头分配给社员,没拿到鱼的人该怎么办?一年的辛苦劳动就这么没了。”一想到这,王兴华就急得坐不住了,立即向队里讨来“令箭”去处理这事。
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的王兴华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挨家挨户地上门讨要,硬是把事情办成了,让其他村干部刮目相看。因为社员抢鱼的事情处理得当,王兴华得到了许多表扬,但他没想到这竟是他事业的开端,以后专跟各种各样的矛盾纠纷打交道。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王兴华发现身边的纠纷也日趋复杂。这些矛盾动辄涉及数千万元资金或者影响到上百人,处理起来千头万绪,要求调解员不光要懂法律,还要知晓人情世故,有丰富的经验。从成都市武侯区司法局副局长岗位上退下来后,王兴华采取一人为主、众人为辅的运作模式,组建了“王兴华人民调解工作室”,主要调解各级党委政府、各级信访部门交办的各类重特大复杂疑难案件和金融纠纷。
扎根一线 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从事人民调解工作27年,王兴华以执着的调解热情和强烈的工作责任感、社会使命感,肩负起化解矛盾、宣传法治、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职责使命。
疫情期间,不少纠纷无法有效推进,王兴华便将调解改到了线上,充分利用法律服务热线、微信群等线上调解、视频调解方式开展法治宣传、咨询解答、纠纷调解工作。不仅如此,王兴华还积极宣传防疫期间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疫情防控知识,全面服务企业复工复产,组织动员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积极参与企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对一般矛盾纠纷及时化解调处,对难以调处的重大、紧急复杂纠纷,及时报告有关部门,联动配合处理,切实将疫情防控期间的各类矛盾纠纷控制在当地、化解在一线。
“线上调解方式既减少人员流动,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又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对此,王兴华十分高兴。
对调解工作的热爱还体现在王兴华的分秒必争上。近年来,王兴华基本不再驾车出行,而是改乘地铁上下班。利用通勤时间,他通过手机与双方当事人联络,在地铁上就化解了不少矛盾纠纷。“群众的事情是等不得的,每件事都是急事、大事。”王兴华解释说,“坐地铁可以打电话、看书、整理资料,做很多事情,何乐而不为呢?”结束一天的工作后,王兴华又把一摞文件装进已经塞得鼓鼓囊囊的手提包,乘着夜色走进了地铁站。
不辞辛苦,废寝忘食,王兴华在基层调解战线上默默耕耘,穿梭于社区院落之间,数十年如一日地为老百姓的家长里短、利益纠纷而奔波,被老百姓誉为退而不休的“搁得平”、调解为民的贴心人。
新闻推荐
■成都市排水有限责任公司维修调度袁正泰: 当好“螺丝钉” 维修钳工30年坚守平凡岗位
“工匠精神是什么?”袁正泰的回答是:当好一颗“螺丝钉”,但凡有“螺帽”松了,就把自己扭进去。2020年12月30日,2021成都新年音...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