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成都住建”推荐历史建筑
崇德里3号院院门保留了石库门的风格
王亥在崇德里了却了自己的乡愁
墙体钢筋加固,墙壁开窗,将审美与实用结合
岁月留痕,崇德里的每一根柱子都保留了下来,诉说城市的往昔
秉持“应保尽保”原则,崇德里尽量保留、利用了每一片瓦片、每一根房梁
短短60多米的崇德里残巷,是一个城市的回家路
在镗钯街,有一条60多米的残巷——崇德里。80多年前,这里是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李劼人嘉乐纸厂的办公地点;10年前,这里成了低洼棚户区改造项目。在设计师王亥的匠心独运下,对崇德里留下的3座老房子进行了保护性改造。如今的崇德里,融汇了川西民居和现代艺术风格,是历史文化与现代时尚的结合。一抬头,可以看到IFS;一抬脚,可以走到太古里;一抬手,你能触摸到的是一座城市的记忆……被保留下来的不仅是建筑,更是一份成都的乡愁。崇德里成为成都市老建筑保护、活用的典范之作,2014年列入成都市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人没有记忆就回不了家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王亥与崇德里的相遇,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故事时刻”。
王亥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老成都,在华兴街出生,在和平街读小学,三中读中学,当时就有同学住在崇德里,春熙路、东大街是他从小成长的生活圈,自称地道的成都“街娃儿”。考入四川美院后,他与何多苓、周春芽、张晓刚、罗中立是同学和同门。1979年,还是学生的王亥就以油画作品《春》夺得全国美展二等奖。但王亥对成都的记忆停留在了1987年。那一年他去了香港生活,画画、开私房菜、去凤凰卫视录节目、做空间设计,自称“杂家”,金庸、蔡澜、倪匡等都是他的座上宾。有段时间,他每个周末从香港飞回成都,当“周末设计师”。这个房地产项目完成后,他决定回到成都生活,房子就买在了镗钯街附近。“人没有记忆,就回不了家。建筑就是最好的记忆技术,我们把记忆保存在房屋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根柱子上。”王亥说,面对急剧发展扩张的城市,自己感到有些陌生,记忆中的老成都正在一点点消失。正是在乡愁无处寄托的状态下,他与崇德里重逢了。
当时的崇德里是一个60多米的“断头巷”,棚户区改造项目启动后,只剩下3个破败残缺的院落和一个教工宿舍,入口处与公厕相邻。有人提议修一个社区公园,也有人说干脆修成停车场。机缘巧合下,这个项目被交到了王亥手上。那天晚上,王亥从家里走出来,路过一家24小时书店和青年空间,沿着镗钯街走到崇德里。当他面对已经被定为危房的破院子时,却看到了自己熟悉的老成都记忆:石库门、天井、木梁……从崇德里出来后,王亥立刻告诉合伙人:“我命中注定要来做崇德里,这里非我莫属!”设计方案很快就想好了——“谈茶”“吃过”“驻下”,分别是茶舍、餐舍和设计酒店,而这3个词语正好代表了成都人的生活方式。“一条街也好,一个城市也罢,对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最重要的是它的标志性,比如老街小巷,我找得到这条巷里,它就和我的记忆、曾经的生活经历建立起联系,我才能感觉到自己的经历与存在。”王亥说,“崇德里的保护,我和合作伙伴确定了一个主题:‘一个城市的回家路’,实际上也就是我的回家路。我很希望能够保留一点点成都的记忆。”
抗战“笔阵” 李劼人为成都文协安家
据袁庭栋的《成都街巷志》记载,“崇德里北起中东大街,南接红石柱横街,原来是无名小巷。”王亥说,古时“五户为邻,五邻为里”,“里”和“巷”同义,但前者是源于江浙一带的称谓。崇德里在老成都东门,东面靠近合江亭一带被老成都称为“水东门”,是商业和交通的枢纽,民国时有很多外地商人在这里经营生意、置地建房。1925年,一个叫王崇德的商人买下了这块地,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便是崇德里的由来。
历史上,崇德里还留下了成都著名文化名人李劼人的足迹。1938年3月,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云集了当时全国的进步文人。次年1月,在成都春熙路青年会召开大会,成立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李劼人、周文、熊佛西被选为理事。成都文协实际上是由中共地下党领导,活动和成员经常被国民党特务跟踪监视。由于没有固定办公地点,十分不便。
当时,为满足抗战期间作为大后方的四川用纸的需要,李劼人在乐山开办了四川第一家机制纸厂——嘉乐纸厂,其成都办事处便设在崇德里——当时崇德里北面还与东大街相通,因此还叫东大街22号。为方便成都文协办公,李劼人主动提出将崇德里3号院作为成都文协的办公地点。他说:“我这里纸墨笔砚、桌椅板凳、粗茶白水、电灯电话,全部现现成成,我就一概负责了!”
1939年2月16日,成都文协在崇德里出版了会刊《笔阵》,叶圣陶、牧野任主编,李劼人、萧军等人任编委会成员。成都文艺界在该刊物上发出怒吼:“在民族解放中,各人都站上了各人的岗位,文化人唯一的岗位就是笔”,她“蘸着难民的眼泪,蘸着战士的赤血,蘸着文艺工作者的脑汁,描绘我同胞遭倭寇残杀的图画,描绘我战士抗战的英姿,也写出敌军禽兽的行为”,并“攻击潜在社会层里的封建余孽、汉奸的丑恶,迷离在人间的黑暗,死缠在人民身上的苦索。”
《笔阵》创刊于1939年2月,1944年5月停刊,历时五年有余,共出版30期,在此期间,刊物刊登了郭沫若、茅盾、朱自清、王朝闻等名人的大量文章,成为抗战时期中国最具有影响的文艺刊物之一。
崇德里除了是李劼人和成都文协的办公地点外,还聚集了许多名流大家。成都骨科医院的创始人杨天鹏在崇德里住了多年,并将医院的住院部设在了自己的住处;著名画家李行百在崇德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川剧丑角泰斗刘成基也在这里生活了许多年;而为人熟知的成都著名作家、美食家车辐也在崇德里住过。当时的崇德里会聚了众多进步人士,他们来拜访住在院落里的大家,相互交流探讨,使崇德里成为成都文艺界活动的一个中心。
城市的保护实际上是保护历史,保护群体的记忆和文化。如今,中西合璧的石库门与川西民居建筑风格,共同组成了崇德里独特的建筑风貌,更难得的是,这里保留了一分雅致的人文气质。
最成都最国际 每根柱子都是命根
“历史是不可逆的,时间也是不可逆的。”在王亥看来,对老建筑保护的最好方式便是保持它的现状,使其凝固在“此时此刻”,而拼命想把老建筑恢复旧样,其实是个误区。老建筑具有的审美价值与新建的使用功能在设计中需要相对分离。老建筑具有审美性,要“留白”,要做的是植入功能。当崇德里3个残破不全的院落被交到王亥手里的那一刻,他明确提出了两个概念:第一,不动一梁一柱,能保留到什么程度就保留到什么程度;第二,一定会给这座城市一个“最成都”又“最国际”的崇德里。
崇德里改造,王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这1000多平方米的空间耗费了整个团队450天时间,而他只有20来天离开过现场。院子中的房屋开间、进深、层高、架构不做变更,梁、柱、椽、枋都使用原来的木构件,破损处尽量修补,实在朽得“扶都扶不起来”,才把腐坏部分去掉,嵌一块新木头进去恢复功能,梁实在不行才加根新的,而被拆除的部分,都是工人们手工一点点剔除,其成本远远高于拆除重建。
崇德里3号院被岁月侵蚀得最厉害,就连瓦顶都没有了。王亥也不打算新添砖瓦,他拒绝做旧,坚持“不落架维修”,“哪怕是残片,哪怕是废墟,它也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是什么样就什么样,不能造假。我不能把真古董变成假古董。”对老房子里一柱一瓦“原封不动”的坚持,让工人都说王亥是个“疯子”,王亥听说后哈哈大笑:“我不是疯子,是个骗子。”
王亥坦言,这个体量的项目从没有人做了450天,自己每天在工地都觉得很绝望,因为有无数问题要寻找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他尝试了一种新旧嵌合的关系:“我们聊天的这个地方叫‘谈茶’,它不是茶铺,是一个文化空间,茶具是我自己设计的,椅子是丹麦家具设计大师的作品,具有西方功能主义,同时有中国明式家具的特色,和空间形成了同一结构体系下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这就是嵌合。”秉持着“应保尽保”的原则,崇德里尽量保留、利用了每一块砖、每一片瓦片、每一根房梁,今天的崇德里既是老成都,又是最国际。
崇德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像是王亥的“命根子”。柱子上刻满了岁月留下的痕迹,都是百年前的木头,但剥落的漆色,甚至被虫蛀出的洞眼,在王亥坚持下,都全部保留了下来。柱、梁、榫头腐朽了,便削去毁掉的部分,补嵌一块新木头进去,新的和旧的交代得一清二楚。有意思的是,王亥曾经为“吃过”餐厅买了一套价值百万元的德国顶级橱柜,但为了保留餐厅中的一根老柱子,这套橱柜被切割成U 形,这在他看来是理所当然的——“橱柜再顶级,也得给历史让位”。
崇德里1号院子保留得最完整,只取了两个椽方。但这个空间中有三根柱子,取不取?这让王亥纠结了很久。“我和合作者经过反复讨论,我的意见是坚决不拆,进行加固后重新改造空间,尽管费用相当大,但是我的合作者被我打动了。最后效果获得了所有人的认同,包括建筑界、设计界、城市的管理者都很满意。”王亥说,这个决定源于自己的一段童年回忆:小时候在茶铺,经常抱着柱子耍,躲在柱子后面观察哪个老茶客要走了,自己就去喝“加班茶”……说起这段有趣的往事,王亥站起来抱住了柱子,开心得就像一个孩子,仿佛回到了童年。崇德里不仅倾注了他的心血,也了却了他的乡愁,正是一个个老成都的记忆,铺就了一个城市的回家路。
陆离/文 胡大田/图
新闻推荐
记者探访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相关项目建设 未来科技城“五横四纵”骨干路网加速成型
未来科技城项目局部效果图未来科技城东一线施工现场图据受访者一周年·看进展未来科技城当前,成都正加快建设中国...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