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答题了吗?随着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成都日报社联合推出的蓉城“锦”鲤跳科普“龙门”线上科普猜猜猜的进行,越来越多科普“答”人参与进来,共同下起“科普知识”这盘棋。微信群分享、朋友圈“晒”分数、网上搜找相关知识点、和家人朋友探讨……参与答题的网友们在线上线下掀起了“科普热”,他们表示,通过参与这种学习型的竞答不仅能够分辨一些科学流言,还了解了生活中不常接触的科普知识,受益匪浅。今日上午10点,蓉城“锦”鲤跳科普“龙门”线上答题将截止,第一名将花落谁家?值得期待。
全国各地“热答” 线上访问量超57万余次
点进答题小程序,在排行榜上可以清楚看到积分前20的参赛者目前的排名和具体分数。从昨日中午开始,随着离答题截止时间越来越近,竞争愈发激烈,排行榜上的战绩不停在变化。
根据比赛规定,此次比赛设置有四个奖项:一等奖:1000元(第1名);二等奖:600元(第2-5名);三等奖:400元(第6-10名);优秀奖:50元(第11-20名)。最终获奖名单将于12月10日公布,届时将根据积分排行榜对前20名最终胜者发放奖励,参赛网友可在成都日报微信公众号查看获奖信息。
“获奖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通过这场知识竞答,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参与答题的成都市民杨先生说,自己会和读小学的儿子一起开动脑筋答题,在答题过程中和孩子一起学习到许多科学道理,更让孩子明白在今后的生活中,需要用心观察,积极动脑,做一个乐于发现和探寻知识的人。
不仅是成都,四川省其他市州以及北京、上海、吉林、湖北、浙江、广东等全国各地的网友都积极参与,掀起了“指尖科普”热。截至目前,蓉城“锦”鲤跳科普“龙门”线上答题访问量已经达57万余次。
线上带动线下
“错题本”战术成高分秘籍
“目前暂时排名第二,跟第一名的差距也在缩小。”昨晚,记者在浏览积分排行榜时发现,前一天还仅位列第三的网友“鲨鱼辣椒”竟然以飞快的速度,在一天之内占据第二名的位置,分数上升近6000分。据该网友介绍,自己能够快速提分的秘籍就是准备了“错题本”。
“每一次答题,都会遇到不会的题目,答错或者对选项犹豫不定的时候我就会截图保存下来,等结束这一轮答题后,专门花时间去解决这些‘错题’。”该网友告诉记者,参与线上答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既然遇到了不会的题目,就应该将上学时的一些学习方法用起来,降低错误率。
值得关注的是,记者在对多位参与线上答题活动的选手采访时发现,位居排行榜前列的网友几乎每人都准备了自己的“错题本”。“答题已经不仅仅是线上的一个游戏,我们全家都在参与,一个人答题,其他人帮助找答案。”市民赵先生告诉记者,自从活动开始,空余时间都会参与答题。刚开始只有他自己做题,错题特别多,分数也很低。
体验到了答题学知识的乐趣,赵先生便拉着妻子和正在上初中的儿子一起做题,做错的题也会专门记录下来,查阅书籍或者上网找答案,弄懂学会。“别看孩子年纪小,很多题目涉及生活常识的他比我们了解得多,也让我们看到学校在科学素质培养方面的成绩。现在我们全家的答题准确率都在上升,也纠正了不少之前的‘错误认识’。”本报记者 吴怡霏 曹凘源
新闻推荐
进入餐厅酒吧,摆上超市货架,市场前景值得期待“洋快餐”肯德基、星巴克等推出植物肉后,近日我国一些城市的部分超市门店也开...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