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演唱会”现场
“胶囊美术馆”成为文殊坊的一道风景线
上月,“老朱家”美术馆在成都文殊坊开馆。这个美术馆最为特别的地方是四川本土第一家“胶囊美术馆”,它的面积虽然区区四米见方,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展出了12位在中国艺术界响当当人物的作品。
与此同时,平凡人演唱会全新宣传片上线,这个由成都人冯伟于2014年发起的演唱会品牌已经为57位热爱音乐的平凡人举办了演唱会。
从胶囊美术馆到平凡人演唱会,从抖音直播艺术带货到微信朋友圈微拍……艺术微场景在成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以“小”“微”为特色的艺术场景为每一位拥有艺术梦想的成都人提供实现梦想的舞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建设世界文创名城助力。
“胶囊美术馆”
24小时开放
文殊坊是成都有名的“网红打卡地”,总是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刚刚开馆的“老朱家”就隐匿于这里的一处十字街头。很多人匆匆路过很难发现在周围林立的酒店、餐馆和茶肆之中,居然还有一座小小的美术馆。作为本土首家“胶囊美术馆”,它的展厅仅四平方米,观众超过三人便难有立锥之地,但其气场却很大,这里一口气呈现了康有为、谢无量、朱佩君、朱欣、何多苓、朱万春六位名家的12幅书画作品。展厅有一面临街,美术馆将其改造成了落地玻璃式的橱窗展示,暂时无法入内的观众可以站在街边欣赏里面的画作,这个众人围观的艺术微场景也成为了文殊坊最新的一道风景线。
“老朱家”馆长朱万春今年39岁,他的经历颇为传奇。作为成都本土新锐艺术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幼年开始学习中国画,后来因为喜爱动漫,在大学时学习制作三维动画。在此期间,朱万春并未放弃传统绘画,甚至还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绘画门派“骚灵画”,使用现代化工具结合了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国画艺术两大艺术形式的精髓,其作品带有浓厚的东方韵味和幻想气息。
如今这个胶囊美术馆不仅可以展出名家作品,还能展示他的力作,实现了他的艺术梦想。据了解,“老朱家”胶囊美术馆24小时全天开放,即使晚上也不熄灯而坚持对外展示陈列,这在成都艺术界也是开了先河。
他为57位平凡人
举办演唱会
成都有这样一个音乐项目,从2014年开始,6年为57位素人举办了演唱会。曾登上“平凡人演唱会”舞台的,有老师、学生、公务员、上班族、创业者等,不同年纪、不同身份,却拥有热爱音乐的相同标签。台下的观众,分布在天南海北,彼此素不相识,却能在快节奏的今天,去支持陌生人的音乐梦想。还有艺术家、媒体、企业家在看见平凡人身上的闪光点之后,不遗余力给予最大帮助。
这个音乐创意项目发起人冯伟告诉记者,“成都不是一直在打造‘音乐之都’吗,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唱自己喜欢的歌,举行自己的演唱会,会让这座城市越来越有魅力。”2014年,冯伟与同样有音乐梦想的高聆兰、毛怡君一起,开始不平凡的工作。“刚开始,我们邀请了100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人,以接力的方式,为‘平凡人演唱会’代言。把100个平凡人唱歌的照片做成100张海报发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上,在朋友圈引发了一个小小风潮。”之后一个月里,冯伟团队开始设计宣传海报,联系乐手、选歌、彩排,并在网上发起众筹,演唱会地点定在“黑暗中咖啡”。“第一期演唱会,本来没抱太大希望,7天时间竟然有50名网友参与了众筹。”
如今,冯伟为57位平凡人完成了自己的音乐梦想。让人有些奇怪的是,喜欢唱歌的他为什么没有给自己举办一场演唱会?“没有,当看到越来越多的有想法有才华的人,站在‘平凡人演唱会’的舞台上,我觉得自己开演唱会的想法越来越不重要了。因为有太多人比我有能力,有才华,而且这种演唱会的机会对于他们比起对于我来说要重要得多。”冯伟笑着回答,“我觉得平凡人演唱会这个项目本身就是我的一场演唱会,只是我不是在用歌唱的方式来表达它。比如过去四年我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在上面,它跟金钱无关,但我从中也收获很多。”
让平凡人过把明星瘾,光鲜梦想的背后,有太多不为人知的艰辛。冯伟也非常感谢这座城市的包容,让团队在这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项目中继续走下去。在冯伟看来,这些行为带来的是满满的能量。“这就是平凡人发现的自己的不平凡,这种不平凡是需要流动和传递的,所以才要不断地去做演出,让更多的人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看到生活里可能有光。”
直播带货+微拍
艺术交易走近寻常人家
阿里巴巴发布《2020淘宝直播新经济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淘宝直播用户数量达到4亿,形成了200亿对粉丝关系,全年成交额破2000亿元。不管公众对直播带货持何种态度,它已然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疫情的出现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天猫新文创也嗅到了机会,联合九大美术馆,首次用直播方式打造“掌上美术馆”,将艺术作品和文化故事通过最新的沟通渠道融入大众生活,真正实现“艺术不打烊”。而各种高艺术价值的周边产品也直接在天猫平台售卖。
在成都艺术直播带货、微信朋友圈艺术微拍也成为热潮。热爱艺术的李小毅2018年在微信微拍堂创办的相艺术微拍平台,专注四川本土书画名家小尺度精品的拍卖,最少几百元就能将名家作品带回家。经过2年的努力,平台已经吸引了2000多个粉丝。这些粉丝通过微拍走近艺术,感受天府文化魅力。
业内专家指出,微信拍卖,直播带货这些富有科技感的艺术新业态能够让普通人更容易接近艺术,它们跟书画市场之间的关系,具有天然的亲和力。运用直播的方式,最大优势就是为买家和卖家之间开通了更为便利的沟通渠道。
让微拍、直播带货成为新的书画促销方式,对于书画创作而言也是积极有益的。埋头书画、藏之名山的旧观念,早就不合适于现在的生活了。书画家沉迷于艺术的锤炼和创新,不断提升创作水平,不仅是一种自我修养,也理应通过这种精神产品让书画走进千家万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直播带货不仅是促销的平台,也是广而告之的平台。让更多的艺术爱好者通过这个平台,买到各自喜爱的书画作品,同时也会鼓励和推动优秀的书画家更好地开展创作。直播带货会带来书画市场的细化,促进书画作品更像产品或商品,并带动相关联的企业和行业。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好的艺术作品,艺术市场才能走向繁荣,随之衍生出多种业态,反过来又能助推艺术作品更好地走向市场,让更多人接受艺术。”著名评论家张颖川和陈默认为,成都艺术异军突起,并不是艺术家或市场单方面的原因,而是艺术家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
业内人士评价说,近年来多种艺术品交易业态在成都共生共荣,让本土艺术市场特别活跃,形成了良好的艺术生态,活力十足,老中青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成都均能找到展示和交易平台。这些平台一方面体现了成都当代艺术的多姿多彩,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市场多样化需求。本报记者 王嘉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新闻推荐
12月4日14时02分,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标志我国正式跨...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