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霍森斯小学的校长曾霞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笑容
一身黑色工装裙、一条色彩缤纷的丝巾,传递出温婉而又蓬勃朝气的气质,这样的曾霞无疑是极具亲和力的,这从每个路过的孩子热情的招呼声中就能看出。
曾霞是成都霍森斯小学的校长,更早的时候,她是成都第一所公办国际化小学——成都蒙彼利埃小学的副校长。
“公立国际化”、“成都最美”……这些标签,足以让成都霍森斯小学成为不少人眼中“高大上”的小学,这样一所国际范儿的小学,培养的孩子都是为了出国吗?听到红星新闻记者这样的疑问时,曾霞连连摆手,“这种说法不准确,成都霍森斯小学就是一所公立小学,它缘于友城合作在教育领域的落地,也是成都持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一个缩影。”
镜头1
洞洞空间
“让每个孩子都有小世界”
在高处俯瞰,整个霍森斯小学呈现为五角星造型,而从外部设计到教学楼内每一层独特的分区,原木色与白色形成了简约的北欧风。与普通学校不同的是,学校除了开阔的公共空间,还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许多设计不同的独立小空间,不管是在图书馆、剧场,还是休息区,随处可见的是垫子、懒人沙发,很少看见椅子,这有何用途呢?
“这体现了丹麦教育提倡的多元发展,希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曾霞说。
一路行来,无论是走在中庭还是图书室,都有许多水池、洞穴一样的“洞洞空间”,小朋友可以钻进去玩耍、看书,形成相对独立的小世界,“这跟小学阶段孩童的发育水平和心理需求是相适应的,孩子也需要发呆和静思的独立私密空间。”
镜头2
涂鸦墙
教职工提前介入建设
而实际上,在霍森斯小学的整个设计建设中,也并不乏有中国特色和成都独有的教育理念的体现。
2015年,成都高新区与霍森斯市签署共建 “成都霍森斯小学”合作备忘录,明确双方共建一所高起点、高品质、现代化的公办小学。
2018年4月,彼时还在担任成都蒙彼利埃小学副校长的曾霞进入筹备组,参与霍森斯小学的建设,“当时这种学校教职工提前介入学校建设的方式还很少见。”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曾霞依旧记忆犹新,每次她来现场看进度的时候都会带上儿子并随时征询他的意见,“一所优质的学校,要让身在其中的孩子喜欢、快乐成长。”曾霞笑着说,比如孩子都喜欢涂鸦,因此在建设中她就建议在每层楼都设计一个涂鸦墙,最终这些都得到了保留。
2018年9月,成都霍森斯小学正式开校,这是继蒙彼利埃小学后成都第二所国际化公办小学,“从人气冷清到书声琅琅,周边教育公共服务跟不上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在曾霞看来,成都霍森斯小学仅仅是成都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一个缩影,“把好学校建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享受来自丹麦的高质量多元化国际教育,这个梦想在成都已经“照进”了现实。
镜头3
开发课程
破解“三点半”难题
2019年2月,为破解“三点半”难题而制定的《成都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实施意见》出台,霍森斯小学对于课程设置的改革更加深入。
“我们是公立学校,首先是落实国家课程,再开发校本课程来促进其他课程的学习。”曾霞告诉记者,在课程设计上,霍森斯小学充分利用友城资源开设了戏剧课程、乐高课程来开发孩子的动手协作能力,也会有手工创意课程和户外教学等丹麦常有的课程,比如艺术装置课、陶艺课、木作课、绘画课、编程课等等50余门。
“作为一所公办国际小学,很多人的潜意识认为国际化就是走出国门,是不是冲着留学去的,其实则不然。”曾霞告诉记者,真正的国际化应该是从孩子的教育目的出发,更需要国际化的视野和理解。现在,学校有门课程的名字就叫“国际理解”。在她看来,首先要去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尊重文化差异,“在未来这个地球村中,要引导学生去客观公正地理解文化差异,了解国际议事规则,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摄影记者 吕国应
新闻推荐
青羊检察以“新体系”促办案高质效完善毒品犯罪案件提前介入机制
近年来,成都市青羊区检察院创新检察工作模式,不断完善毒品犯罪案件提前介入机制,以“新体系”促进办案质量和效率提升。...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