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诗柯
“没想到不打官司也能把钱要回来,后续的医疗费终于有保障了!”近日,当事人家属从法官手中接过司法确认裁定书,感激地说。这是成都市青羊区法院快速化解的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对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法院当日便进行审查并裁定确认其效力,帮助当事人及时拿到了赔偿。
今年以来,为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深化民事诉讼制度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多元、高效、便捷的解纷需求,青羊区法院深化重点领域纠纷源头治理,有效整合特邀调解资源,推进特邀调解与司法确认的有序衔接,逐步激发非诉调解发展的活力和效能。据统计,今年1月至8月,该院委派委托调解纠纷3214件,诉前成功化解879件,受理司法确认案件申请484件,确认有效484件,确认有效率达到100%,成功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
完善机制 保障调解程序高效运转
哪些纠纷适用于司法确认?怎样向法院申请?青羊区法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院制定了《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试点优化司法确认程序实施细则》,明确司法确认程序范围、方式及流程,加强非诉纠纷解决方式与司法确认程序的衔接机制,让司法确认便民利民的制度优势一目了然。“矛盾纠纷调解中,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书签订后时常出现‘调而不结’、调解反复等难点问题。”该负责人介绍,为破解这些难题,该院在立案前端设置诉前调解和速裁团队,并设立法院调解中心,形成当事人自愿、特邀调解员引导、法官监督指导的有效调解模式,实现解纷功能前置、司法确认引导、协议内容预审,全流程保障诉前调解案件高效运转。
目前,群众在家门口甚至足不出户也能完成这样的调解流程。记者了解到,该院在辖区内苏坡街道办事处设立了调解点,引导当事人选择申请司法确认等方式多元解纷。在辖区各个社区诉讼服务站设置了智能终端机,群众能够在“四川微法院”“和合智解”等线上平台达成调解协议,并一键转入司法确认程序。
规范管理 提升调解主体职业水准
据悉,该院持续优化特邀调解主体数量和质量,与四川省保险行业协会、区调解员协会、国力公证处等签订合作协议,在金融商事、劳资纠纷、交通事故、医疗纠纷等多个领域,均建立了协作机制,实现了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该院调解平台现已引入四川省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成都市金融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等9个调解组织,142名经验丰富的特邀调解员进驻。
为全面保障特邀调解工作有效开展,该院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建立了与委托、委派案件数量相适应的特邀调解专项工作经费,有效调动调解组织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该院还定期对调解员进行培训,加强特邀调解工作监督和指标考核,推动特邀调解员标准化、规范化,推进调解组织专业化建设。
创新模式 加强虚假诉讼防控监管
“‘特邀调解+司法确认’的意义不仅在于促使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物业服务、劳动争议、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等类型化纠纷,还能起到发挥调解示范作用。”该院相关负责人举例说,通过发挥特邀调解结果和裁判结果的示范性作用,仅用时15天就审结了金沙鹭岛系列案件215件;3天就化解一起涉及员工200余人、涉案金额100余万元的美容医疗机构劳动争议纠纷。
另一方面,该院将防范虚假诉讼作为司法确认程序审查重点,加强对虚假诉讼的防范和查处。在司法实践中,虚假诉讼既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也影响公众对调解信心,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保证司法确认权威公信,我们重点关注民间借贷、群体性劳资纠纷、追偿权等虚假诉讼风险高发的案件类型,着重审查争议标的较大、法律关系复杂、可能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全方位防范虚假诉讼,从而切实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新闻推荐
华西坝钟楼老照片。□冯晖成都南河南岸的大片区域俗称“华西坝”,著名的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就在这里。大学路是华西...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