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了琴台路,看着那凤求凰本报资料图片
提起成都的别称,大名鼎鼎的“蓉城”自不用说,而千年之前的唐代“大诗圣”杜甫用一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令“锦官城”这个雅号深入人心。“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千年之后的音乐人刘天虹落笔成歌,谱写一首《锦官城下》,用歌声咏唱成都,用音乐演绎悠长历史。
锦官城里芙蓉开
旅途脚步慢下来
东看看西望望
南转转北逛逛
来了就不想离开
盖碗茶香飘过来
荡着秋千太阳晒
待到懒洋洋
打了个盹便有
妹妹为你把耳采
城中有一宽一窄
古色古香鼓声在
熙攘的人群
都停下了脚步
跟着那节奏摇摆
红红的火锅澎湃
热情自成一脉
所有的寒暄
都不是客套话
欢迎你到来
来到了琴台路
一直走往南走
看着那凤求凰
傍晚时分的时候
前方有一位姑娘
轻盈地婉转歌喉
她背着一把吉他
是否也等待邂逅
沿着府南河走
穿过河畔的垂柳
一阵微风拂袖
落叶撒满了清秋
恋恋不舍的走
青丝缠绕了双眸
于是我回过头
她是否还在
民谣专列的门口
歌曲的词曲均由来自山东临沂的原创音乐人刘天虹一手包办,这个90后的北方小伙儿为了完成自己的音乐梦想,一路向南,扎根成都,加入了成都本土的知名音乐厂牌“民谣大师兄”,成为其中的新生力量。在“民谣大师兄”的支持下,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刘天虹便发行了十多首风格多样的原创音乐作品。有曲艺风格浓郁的《深夜小茶馆》、有饱含了人生思考的《无处可逃》,也有回馈父母感动温情的《爸爸妈妈》,而以歌唱成都为主题的《锦官城下》,以其动听的旋律、生动的歌词得到听众的喜爱,不少人表示,歌曲的风格和内容与他们心中对成都的印象和气质十分吻合。
歌曲的前奏由鼓点首先奏出,增添律动,随后以吉他打底,古筝和三弦奏出的主旋律前后呼应,对答交流,歌曲的民族风味油然而生。全曲分为两个大乐段,分别又分为四个变化重复的小乐段,旋律部分采用五声宫调式,格调平和,多段连缀的结构形式与歌曲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十分契合。第一大乐段以“sol”为起音,主音“do”为落音,每个小乐段均围绕骨干音“la—sol—re—do”作回旋式的变化发展,节奏平稳轻快,旋法以级进为主,偶有跳进,旋律歌唱性较强。第二大乐段起音为“mi”,落于主音“do”,音域集中在一个八度以内,跨度较窄,每个小乐段的乐句都由主要音调“mi—re—do”发展而来,旋律与歌词的语言音调密切相关,辅以倚音等装饰音,为歌曲增添了一抹中国传统说唱音乐的独特风味。
歌词部分同样由两大段(分别包括了四小段)构成,第一段以第三人称的视角,采用了叙事体的写作手法,每小段分别由“锦官城里芙蓉开”“盖碗茶香飘过来”“城中有一宽一窄”“红红的火锅澎湃”引出,从“美食”和“美景”两个方面勾勒出一幅生动鲜活的“成都生活画像”。到了第二段,刘天虹采用了代言体,在讲述主人翁在成都的一段美丽邂逅的同时,以第一人称的视角侧重于对人物内心情感的勾勒,与第一段的单纯叙事性形成了强烈对比。而故事地点设定在纪念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经典爱情故事的“琴台路”,随后偶遇的“背着一把吉他”、有着“婉转歌喉”的妙龄女子,恰恰印证了成都是一个有着好山好水、美食美女的人间天堂。而歌曲以“于是我回过头,她是否还在,民谣专列的门口”作为尾声结束,为故事设定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令人遐想无限。
随着成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到这里工作、生活,这座正在打造成为“国际音乐之都”的魅力之城为音乐人提供了肥沃的艺术创作土壤,各类优秀的音乐作品层出不穷。让我们一同期待更多动听的音乐在城市上空回荡,让美好永相伴!
新闻推荐
红心、520、1314、爱情锁链……所有的元素都在表达着一个主题:爱情。在这里,设计师精心设计出多处别致独特的小品,一步一景...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