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成都 今日新都 今日温江 今日双流 今日郫都 今日简阳 今日彭州 今日邛崃 今日崇州 今日金堂 今日大邑 今日蒲江 今日新津 今日都江堰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今日成都 > 正文

线下“菁蓉汇”重启 首场聚焦区块链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

来源:成都商报 2020-08-28 01:43   https://www.yybnet.net/

8月27日上午,“创业天府·菁蓉汇 区块链”专场活动在交子金融科技中心举行。这是今年以来首场线下菁蓉汇,包含签约、揭牌、路演和对话四大活动主题。

现场,“区块链金融与安全实验室”“中安能产业控股集团西部研发中心”“区块链知识产权基地”相继签约。同时,成都区块链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三场签约 开启更多落地

在成都,“区块链”有了更多研发和落地。

活动现场,三场签约开启更多期待。成都质数斯达克科技有限公司、电子科大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浙江数秦科技有限公司现场签约,共同成立“区块链金融与安全实验室”。中安能产业控股集团(深圳)有限公司、成都区块链技术创新与产业基地现场签约,成立“中安能产业控股集团西部研发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出版社与新华文轩四川数字出版传媒现场签约,成立“区块链知识产权基地”。

此外,成都区块链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在现场正式揭牌。中心负责人杨霞有另外两个身份,即成都链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和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在她看来,工程中心的成立对于成都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我们一方面为成都的区块链企业提供安全测评,研究最新技术,带动成都乃至全国区块链的安全发展。同时还为政府提供安全监管,例如出具安全报告,为监管提供支持等等,为全国的区块链安全保驾护航。”

聚焦于未来,杨霞认为下ー步将基于研究中心的几大组成部分进一步拓展,实现良好运转,将其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区块链工程安全中心。同时工程中心也会积极与电子科技大学展开校企合作,以工程中心的名义开展面向行业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巩固成都区块链安全在全国和全球的地位。

成都网络安全全国领先

成都大数据协会区块链专委会秘书长肖波告诉记者,目前看,成都的部分区块链企业是全国为数不多实现盈利的区块链企业。“因为他们把最有价值的资产在区块链上进行交割,真正实现了把数据用‘活’,而且每一笔数据的交割是有收益的,所以是有盈利的区块链,”肖波告诉记者,“一旦找到一个赢利点,可能会迎来一个‘爆发’。”

记者了解到,成都目前在网络安全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以电子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为例,200多人的团队规模,无论是人才数量还是研究力量都是除了北京以外最密集的。“盈利在逐步增加,在此基础上实现安全的保障,这两点就可以让成都领先于全国,甚至领先于全球,这就是我们成都独特的区位优势。”

活动现场发布了《2019成都区块链产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成都区块链应用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趋势,已覆盖包括金融服务、供应链、文化娱乐在内的数十个领域。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成都市存续的经营范围包含区块链的企业有266家,特别是在2018年至2019年间实现爆发式增长。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实习记者 王培哲 摄影记者 吕国应

一身精致飞鱼服、一双深色皂靴。穿着汉服的华风大赏主理人青云在参赛队伍里显得格外显眼,“我早已将汉服日常化,在成都,穿汉服的人也随处可见。”

8月26日下午,成都菁蓉汇,第七届“创青春”四川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成都选拔赛暨第十三届成都青年创业大赛青年新经济组现场,20余组像青云一样的青年,来此为梦想而战。他们有的是成都创业青年,有的是在校大学生,其项目涉及金融科技、智能生活服务等新经济领域。

人物1

入圈7年的汉服爱好者

“汉服第一城”寻梦

成都这座“汉服第一城”,孕育了不少汉服爱好者,最早和最大的汉服商家在这里出现,汉文化产业也在这里蓬勃发展。被分在创业组的青云,对汉服的热爱,则要从一个城市、一段青春往事说起。

那是一本名为《哲思》的杂志,杂志里古风唯美的文章和插画,是高中时期青云的传统文化启蒙。那是电商平台火热的年代,高考结束,青云选择进修电子商务专业,希望在电商行业与传统文化之间,闯出一条路。步入大学,接触电商与成都的汉服社团后,他隐约感受到,曾经的想法和书中描绘的世界,或许可以实现。

大学期间,青云曾两次发起传统文化的电商项目,均在创业大赛中获得较好名次与资金支持。毕业后,他刻意去了有赞学习电商,也去了成都某知名汉服品牌,在对电商和汉服都有一个深入了解之后,辞职创业,成立了现在的华风大赏。

谈到汉服,就像打开了青云的话匣子一样。尽管近两年汉服市场发展迅速,但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对于商家而言,流量成本、库存压力、推广压力上升,山寨汉服也导致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商家过得并不顺遂。

对于汉服协会来说,生存一直是个大问题,各地协会都是用举办汉服公益的形式来传播汉服文化,收入来源单一,外加商业公司的挤压,“大多数前辈都是‘用爱发电’,能否抱团发展,多元发展?”

除了寻求投资,此次比赛,他也希望能把汉服带上更大的平台。“搭上短视频的风口,汉服在近两年得以快速发展,但今年受疫情影响,线下活动减少、消费者支出缩减,汉服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尽管“前路漫漫,道阻且长”,在这座让汉文化得以茂盛生长的城市里,未来的自己,仍会有一席之地。

人物2

来自汽车专业大二的学生团队

“解放”驾校教练双手

与在创业圈已摸爬滚打一定时间的创业项目相比,创新组大多都还只是一个商业计划书。记者发现,创新组里的10余组成员,大多是在校大学生,项目大多从自身专业出发,或为大学生群体而设。

为了这场比赛,20岁的大二学生苏华穿了身精神的西装,梳了个四六分发型。5分钟的项目演讲结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脸上不停地淌下汗水。

苏华带来的,是他与大学同学陈春童和指导老师王子亦共同研发的项目——“1对N”智能驾培辅助资源优化专家。这是一个“解放”驾校教练双手的项目:在当下的车载智能辅助系统里嵌入由他们研发的软件,驾校学员在练车时,通过软件收集的前端大数据,实时传输至教练后台。如此一来,教练可同时指导多位学员练车,驾校也可省下招募多位教练的费用。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以一位教练可同时指导5位学员为标准,对驾校方来说,以规模达到50辆以上教练车的一类驾校为例,使用该软件,仅教练一项,每年就可为驾校节约96万—180万的人力成本。对教练方来说,以科目二为例,1个学员16个学时,可提成约400元,如果学员由“1”变成“5”,在相同的学时里,教练提成可涨至2000元左右。

苏华所在学校为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就读汽车专业。尽管只是一个初具雏形的产品,借由学校与驾校合作的优势,苏华团队已将该项目植入10余家驾校中,目前已在两家驾校落地运用。

也有评委在现场提出教练或将无法科学管理的担忧,当记者提及此问题时,苏华自信地说:“5G时代来临,相信这一切,都不是问题。”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彭祥萍

新闻推荐

成都大运会场馆如何运行?专家支招 一馆一策 一馆一案

8月27日,成都大运会场馆运行工作动员培训会议在成都举行,会议宣读了成都大运会各项目竞赛主任名单。同时,大运会专家顾问柯...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线下“菁蓉汇”重启 首场聚焦区块链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