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算账,刘禅也听明白了。于是,立马向曹魏“举手投降”,“三国鼎立”从此“画上句号”。据说,邓艾抵达成都城北,后主(刘禅)绳索自缚,载着棺材,前至魏军营前门。邓艾替他解下绳索,烧掉棺材,礼请入营相见。这个情节在《三国志·孙皓传》也有记述,估计是一种“传统礼仪”(投降礼和受降礼)。
谯周这个人还有点意思,不仅喜欢“经学”,还喜欢“术数”。他曾用“解字法”来说刘备、刘禅父子二人的名字暗含天机。备者,完备也,圆满了(完了);禅者,禅让也。他解释“代汉者当途高”:当途高者,魏也。我帮他说完整:皇城的宫阙又称“象魏”(北阙),用于悬挂法律条文或者“安民告示”,供大家浏览。在道路上高高耸立的是“象魏”,所以“代汉者魏也”。谯老先生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三国时期,突然出现了一些带“曹”字的官名(功曹)和官僚机构(东曹、西曹),这种现象前所未有。魏蜀吴的设置也惊人的一致。所以,我们的谯先生,在解读“代汉者当途高”的谶语之后,又结合这个“不经意”的文化现象,做出“天下必归曹魏”的解读。所以,他要劝刘禅“降曹魏不降东吴”。
这种说法,看似有合理性,也为当时很多蜀汉士子“默默颔首”(陈寿是代表人物)。但是,历史就是历史,她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的发展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接下来的历史,说明了谯先生的预测也“看不准、看不远”。蜀汉被灭还不到三年,咸熙二年(266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定国号“晋”。“逼迫与禅让”的历史单幕剧,又上演了一回。曹氏从“汉家”手里抢夺的江山,又被司马氏“抢夺”,江山也“改姓司马”。咸宁五年(279年),晋武帝司马炎命杜预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280年)灭吴(孙皓投降),魏、蜀、吴都被西晋“收入囊中”,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走向“全国统一”的“王朝政治”。
东吴的“国家主持人”,按规矩,只能从孙权“称王称帝”算起。其父亲孙坚、哥哥孙策,不能计算在内。但他们为东吴的建立作出了突出贡献。很可惜的是,这俩爷子都“死于非命”。据《三国志·孙坚传》,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他找到的祖先比刘备、曹操更久远,曹操才追溯到东汉末年(宦官曹腾),刘备才追溯到西汉景帝时(中山靖王),而孙坚居然追溯到战国时代(军事家孙武)。
孙坚“很聪明”:孙坚移军驻扎在梁郡东,董卓军队猛烈攻击,孙坚与几十个骑兵突围而去。情急生智,孙坚把自己常戴着的“红头巾”脱下来,给将领祖茂戴上,敌兵争着追赶“红头巾”(祖茂),孙坚得以脱离危险(小道逃脱)。祖茂“更聪明”:把红头巾放在坟墓间的“烧柱”上,自己则埋伏在草丛中。敌人发现是个“木柱子”,也就悻悻而去,祖茂也化险为夷。孙坚“很勇猛”:董卓害怕孙坚勇猛,想与孙坚“约为亲家”,派将军李傕等前来请求和亲。孙坚大骂董卓,和亲未成。孙坚“很可惜”:初平二年(192年),那个“很想当皇帝”的淮南军阀袁术,派孙坚出征荆州打刘表。刘表派黄祖迎战。孙坚击败黄祖,追过汉水,包围襄阳。孙坚单枪匹马登上岘山(侦察敌情),被黄祖手下的军士乱箭射死(孙策把杀父之仇记在黄祖头上)。孙坚的侄儿孙贲率军投靠袁术,袁术表荐孙贲为“豫州刺史”。
孙策,字伯符,孙坚兴义兵,孙策就带着母亲迁往舒县居住,在这里与周瑜结为好友(拜见对方高堂)。据说,孙坚听说吴景的姐姐有才貌,上门提亲却“碰了一鼻子灰”(嫌弃孙坚轻佻狡诈)。但吴夫人害怕因此“惹祸”,为了家人的安全,说:何必为了怜爱一个女儿惹来祸灾呢?于是,许婚孙坚,生下四子一女。这就是我们听说的威风凛凛的“吴国太”。四个儿子是:长子孙策、次子孙权、三子孙翊、四子孙匡。一个女儿,也是“吴国太”的“掌上明珠”,好事者给她“弄了好多名字”(都不可信),但“东吴招亲、弄假成真”时嫁给刘备是真的(招亲是假的,送亲才是真的)。历史记载为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的烽烟”刚刚熄灭,周瑜就建议孙权“打刘备的主意”,“一个阴谋”却成就“一段姻缘”。《三国演义》说,这段姻缘,起决定作用的是“吴国太”,应了“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歇后话。但是,《三国志·吴主孙权传》说,建安七年(202年)孙权母亲吴氏去世。“东吴招亲”(实为送亲)时,“吴国太”坟堆上“草都多高”了。当然,那个“乔国老”更是虚构的人物。
插叙了一段,回到“说孙策”。兴平元年(194年),孙策前往追随袁术,袁术把孙坚的部队交还孙策。读过《三国志》,知道有两个重要人物赞叹了“孙家儿郎”,一是袁术赞叹孙策:如果有孙郎这样的儿子,死也可以瞑目了!二是曹操赞叹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字仲谋)!有了两个赞叹,后面我都不需要再说孙权的长相了(肯定英俊潇洒且智勇双全)。
袁术这么喜欢孙策,但封官许愿却总是“空头支票”。孙策打下的地方被多次“实封”给另外的战将(袁术亲信),把孙策弄得“窝了一肚子的火”。孙策提出:追随舅舅吴景(吴国太的弟弟),去帮袁术“平定江东”。袁术不知是计而“欣然同意”,给了孙策“据有江东”的绝好机会。当然,孙策去平定江东也有“抵押物”,这就是孙策手中的“传国玉玺”。相传,“传国玉玺”得于洛阳城外的“甄井”,还说是王太后(王政君)发怒摔坏一只角的那枚“传国玉玺”。我在想,如果真是这样,是不是王莽新朝败亡时“丢进甄井”的呢?如果真是这样,东汉王朝没有“传国玉玺”,怎么“开张营业”呢?难道是重新刻制了一枚吗?如果真是这样,说明“传国玉玺”并不是称帝的“充分必要条件”。
袁术自认为“传国玉玺”是个“硬通货”,于建安二年(197年)称帝于寿春,建号仲氏,又称仲家。这可能是历史上最令人费解的“国号”。孙策知道抵押的“传国玉玺”肯定要不回来了,断然与袁术绝交。袁术称帝这件事情惹得“各方火起”(众矢之的)。各路大军杀向寿春“大败袁术”。袁术只得携带“传国玉玺”,北上投奔庶兄袁绍。他们兄弟本来不合,但袁术估计紧急情况下,袁绍会念起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兄弟情”。不曾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曹操派刘备拦住去路)。袁术失望地撤回寿春,继续当皇帝。建安三年(198年),袁术悔恨交加,吐血而亡。袁术“魂断皇帝梦”,说来也十分可悲。
孙策据有江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的“打打杀杀”,不想细说。只是“屠城东治”(会稽郡属)这项罪行必须“记录在案”。曹操看到孙策“长大”,自己又无力东顾,也就“约为亲家”(化敌为友):把自己的侄女许配给孙策的弟弟孙匡;又为儿子曹彰娶了孙贲的女儿,一嫁一娶,孙家“收支平衡”,曹家“略有盈余”(辈分上看)。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一般人很难理解“蛇吞象”(严重的比例失调)。但是,在巴文化区或者泛巴文化区,人们都较为熟悉“巴蛇吞象”这个成语。《山海经·海内南经》说: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蛇青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传说,这“吞象的巴蛇”被后羿屠杀,尸首堆成山,被称为“巴陵”,也就是范仲淹《岳阳楼记》“滕子京嫡守巴陵郡”的“巴陵”。
建安五年(200年)发生了“世纪大事”: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峙。孙策就打起了“内心的小九九”,想趁机偷袭许昌,迎接汉献帝到东吴来“享福”。兵还未发,孙策就被原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刺伤。伤势很重,不久就呜呼哀哉(享年26岁),让大乔成了“寡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血债要用血来还”,因为孙策早先也杀害了原吴郡太守许贡。或许明代学者罗洪先有感于此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临头螂扑蝉。幸好这事发生在东吴的地盘上,要是发生在魏明帝(曹睿)时期的“曹魏”,许贡的门客就惨了。曹睿下诏说:严禁私人报仇,否则“诛三族”。我曾经问过法官朋友,抢劫和抢夺有啥子区别?他说:抢劫的法律要件是“使用暴力”,抢夺的“法律要件”是“趁人不备”。如果孙策偷袭成功该定“什么罪”?这个朋友说“成王败寇”的成语都忘了吗?我只有脸红的“份儿”。孙策虽然还不是“国家主持人”,但也来了个“临终托孤”:把弟弟孙权连同江东的地盘,托付张昭(要好好帮助我弟),并提出“坐山观虎斗”的战略指导思想。同时,将印绶交给孙权,也再三强调的是“保守策略”。
说到孙权,我要先向读者道歉,《三国志》里有《吴主孙权传》,陈寿先生并没有直接对孙权“点名道姓”(前文说直接“点名道姓”)。孙权的长相就不用多说了,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做了注脚”。但是,孙权的长相有些什么特点?我想,刘备的“大耳朵”是个特点,孙权的“碧眼”也是其特点。朱锡梁《白门咏史》:虽然陵墓残薪采,碧眼孙郎是可儿。孙郎是谁?孙策是也。孙策、孙权都是“碧眼”,“吴国太”是吴郡人,“碧眼”的来源就只有“怀疑孙坚”了。而孙坚又是吴郡富春人,祖上也没有迁徙的记载。我们都知道,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是汉族人的主要点,“碧眼”肯定是少数民族特征。再从孙权的“紫髯”看,也必定有“少数民族血统”。由于手头没有《中华少数民族大辞典》,无法查找。
网上查“碧眼”,得到的解释是“旧指胡人,后指白种人”,还附有几首诗词。摘录如下,明陈汝元《金莲记·焚券》:“金鼓连天,喊声震地,不是赤眉啸聚,定为碧眼横行”。明徐渭《沉叔子解番刀为赠》:“镂金小字半欲灭,付与碧眼译不出”。清黄遵宪《八月十五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虬髯高歌碧眼醉,异方乐祇增人愁”。说来说去,孙权这个“国家主持人”还有着难解的身世之谜。怎奈我才疏学浅,无法给出解释,留给读者诸君去“自己解决”吧!(待续)
新闻推荐
上市在即的蚂蚁集团在8月25日公布招股申请文件招股书中,从业务发展相关的风险、法律与监管相关的风险、财务相关的风险、...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