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出差或是逛街,都去书店转上一圈,看看最近都有什么新书上架,是否有自己喜欢的作者的书。这,已经是一种习惯。
去成都参加业务工作培训,培训间隙偶到玉沙路逛书店,偶然拿起一本《百年血脉》的长篇小说简单翻看,这一阅就吸引了我,毫不犹豫买下了《百年血脉》。
看书这么久,很少认真地阅读少数民族作家的书,这真的是一本值得阅读,多次阅读的好书。通过阅读,了解到这个少数民族家庭对于家族,对于生于斯,长于斯,恨于斯,渴望离开斯,最后的心归于斯,身体和家乡的土地紧紧结合一种复杂的情怀,一种人性渴望得到解放,得到自由的内心呼唤。如果说第一次阅读仅是震撼,那么第二次阅读更多是思考,是灵魂的撞击,一点也不为过。
作者帕蒂古丽以第一人称写了“我”,一个维吾尔族女人,出生在大南坡,在大南坡成长,工作,结婚,离婚,离开大南坡,最后回到大南坡。文中的“我”自认为工作和生活都很失败。父亲没有文化,很粗暴,是家中主要经济创收者,但不幸早死了。母亲患疯病,失去了影踪。一个只知伸手向“我”和姐姐要钱的弟弟,姐姐和哥哥都外出打工,家中的事全得由“我”来扛。“我”结婚了,后来离婚,孩子因为“我”没有能力照顾,被前夫抢去给了他姐姐。疯病的妈妈失踪了,弟弟不管家中的事,哥哥在外得了艾滋,家人几乎都离开了家乡大南坡。“我”再次结婚到了江南,女儿来到“我”的身边,哥哥在临死前,“我”带着他回到大南坡。
过中情节,心理历程很多,人物关系并不复杂,每个人内心焦虑,不安于大南坡,尤其不愿意面对有这样一个羞于出口的家庭。痛楚让人纠结,情感又是那样贴心贴肺。对大南坡,对家人那种爱恨交织的矛盾。对维吾尔族和汉族文化碰撞的接受、矛盾、融入,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守,对家族血脉延续的忠贞守护。
看了《百年血脉》更坚信评论家何英说的———思维是比技巧更致命的利器。作者帕蒂古丽的思维与我们不一样,通过她的笔,看到了属于她们的那个时代。
一个家族的百年往事,就像裂叶榆在成长中不断翘起树皮,生出浅浅的裂痕,薄薄的一片又一片从树干上剥落的过程。这种剥离的痛楚作者能够清晰感受,就像感受到细胞从自己身上脱落,被迫割裂,而又不愿割裂的哀恸从内心深处发出,折断的声音清晰可辨。
看完《百年血脉》,个人认为喜欢读纸质书的朋友可读一读,让我们在静静的时光中享受丰盈而笃定的独立思维空间,生活更加美妙、纯碎。
新闻推荐
成都大运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剧透”值得期待!“大运号”卫星将亮相
成都大运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剧透”在建的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2020年8月1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