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成都 今日新都 今日温江 今日双流 今日郫都 今日简阳 今日彭州 今日邛崃 今日崇州 今日金堂 今日大邑 今日蒲江 今日新津 今日都江堰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今日成都 > 正文

“变形”后的一环路:快交通 慢生活 更有历史内涵、更有商业氛围、更有生活气息、更有文化故事

来源:成都日报 2020-08-15 02:04   https://www.yybnet.net/

一环路南三段建筑立面改造后本报记者 王若冰 摄

一环路南一段建筑立面改造后焕然一新本报记者 王若冰 摄

改造后的一环路西二段本报记者 王若冰 摄

【最新进展】

目前,一环路西半环和东半环标准段道路综合整治已基本完成,正在加快建设东半环跨线桥辅道和受地铁建设影响区域,计划于2020年9月底完成跨线桥辅道施工,剩余项目于年内完工

外墙粉刷上时尚活力的橙色,阳台摆放好清新典雅的花卉,让人很难联想到眼前这排现代化的“小洋楼”已有64年历史。这是位于成华区的82信箱一街坊。2019年,随着一环路整体改建工作的启动,82信箱一街坊也迎来“微整容”——给老旧的墙面“抹上粉”,给单调的建筑“增些绿”,再把围墙拆除,腾出一片“可进入、可参与”的新场景。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三环路通过植景植绿,“变身”熊猫绿道,让市民出门就是大公园;绕城高速两侧的锦城绿道,营造了一大批生活场景和消费场景,成为成都新晋“网红”景点。一环路也在寻找“出路”:如何在改造道路、交通提速和提升沿线景观风貌的同时,让这条环线更有历史内涵、更有商业氛围、更有生活气息、更有文化故事,让广大市民游客在这里找到成都记忆、体味“慢生活”。

老一环求变化

道路、交通、景观问题多,亟待改造升级

对于“老成都”来说,一环路“最成都”。

一环路是成都最早建成的环线主干道,也是成都的生活街区、商业街区、文化街区和旅游街区。其跨越金牛区、青羊区、武侯区、锦江区、成华区,沿线各区均为成都市中心城区。同时,全长19.4公里的一环路,串起“川西第一道观”青羊宫,连上国际现代的城市音乐厅,还有“不夜”九眼桥。在这里,你可以真正品味到“市井烟火味、成都慢生活”。

然而建成投入使用30多年来,成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一环路相关问题无法与当前发展相匹配。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目前一环路道路交通供给有限,人车资源分配矛盾突出。

成都城投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一环路的道路品质、承载能力、交通供给、景观品质等相关问题已无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亟待改造升级。同时,一环路还存在管线老化、标准偏低、容量有限的问题。

改变刻不容缓。本次一环路道路综合整治遵循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要求,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道路断面优化、路面病害整治、地下管网升级改造、慢行优化、景观打造等。目前,一环路西半环和东半环标准段道路综合整治已基本完成,正在加快建设东半环跨线桥辅道和受地铁建设影响区域,计划于2020年9月底完成跨线桥辅道施工,剩余项目于年内完工。

有历史有文化

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建设多个文化地标

经历一年多的改造,一环路正焕发新颜。

看路边一座座中国红的公交站台,川西风格的青瓦、拱门,彰显着浓浓的川西特色;不少建筑换上统一的色彩,整体建筑立面效果更为和谐、更加时尚。不知你有没有留意到,各家铺面的卷帘门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现代化的玻璃门……一环路整体改造,正以单体建筑为点提升城市形象,以道路骨架为线完善城市功能,以周边区域为面优化城市品质。

如何打造“市井生活圈”,让广大市民游客在这里找到成都记忆,彰显成都“慢生活”的独特气质?做好保护利用是关键。

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成都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历史建筑和文保单位的保护利用,推动生态、生产、生活、人文四大空间融合发展。

此次一环路改造中还新建了多个文化地标,“我们还对一环路周边校区、社区、街区实施联动打造,借助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音乐学院等文化资源优势,一体化建设四川大学博物馆群、枣子巷、音乐坊、寻香道等天府锦城项目。”该负责人表示。

有商业有生活

改造提升环境,植入文创、科创新业态

成都已经迎来“大运时间”。一年后,一环路将成为参赛运动员和游客认识成都的一扇窗口。成都也正抓住办赛谋城契机,加强大运会场馆和连接线路周边既有建筑风貌提升。

目前,已确定第一批次54个整治片区,协同有关区(市)县按照“连点成线、集线成片”与“一馆一策、一路一策”的原则编制了整治方案,各区(市)县正按照审查意见修改完善。按照计划,今年完成整治既有建筑不少于200栋。

在功能业态提升上,一环路整体改造贯彻城市更新“留改建”理念,以成片有机更新思路提升一环路周边功能业态,加快载体收储,植入业态、提升功能,引入专业化机构运营。

在建筑风貌提升上,通过对一环路周边既有建筑外立面进行全方位功能提升改造和品质提升,为广大市民营造更加舒适美丽的居住、生活、工作环境,着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片区形象。

同时,实施成片连片一体化更新改造,结合13个轨道站点建设,重组城市空间结构,整合地上地下空间资源,实施一体化综合设施、功能业态开发。

“接下来,我们还将与沿线各区一道,对一环路功能改造、风貌改造、景观建设、产业植入和消费场景进行整体谋划、一体设计、分区实施,根据不同路段区域特点,确定相应功能定位及业态。”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一年内,将进一步结合一环路周边老旧小区、特色街巷、桥下空间、历史建筑及文保单位,加以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植入文创、科创等新业态、新经济,提升一环路周边功能品质和文化内涵,实现城市有机更新。

本报记者 张家华

新闻推荐

且看《遍地英雄》 李扬舟和他的舞台

□马平(成都)“遍地英雄”这个名字,应该是早就在那儿了。开初,话剧《高腔》编剧、我的朋友李扬舟对我说,他要第二次上舞台了,还...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变形”后的一环路:快交通 慢生活 更有历史内涵、更有商业氛围、更有生活气息、更有文化故事)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