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港区一期理文码头
作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大宗商品物流首选地的永川国家高新区港桥产业园,始终坚持落实两地“一盘棋”思想、贯彻“一体化”理念,以纸产业为突破口先行先试,携手川渝两地24家卫生用纸企业共同发展,掀起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热潮,形成集聚效应和雁阵效应,实现企业经营由单一产品为主向重点领域一体化综合经营转变,园区发展由企业简单聚集向集群创新、产业链条发展转变,使港桥产业园成为全国最大的单一生活纸品生产基地。
培育区域发展新动能
说到港桥产业园,就不能不提理文造纸。这个年产能超过100万吨的纸业龙头——重庆理文造纸有限公司2006年进驻港桥,是港桥产业园的“元老级”企业。
近年来,重庆理文造纸有限公司研发竹纤维造纸技术,以一年生竹为主要原料,保留了9成植物纤维及木质素,不添加有害化学助剂,摒弃了漂白过程化学品的使用,解决了传统纸浆黑液等污染问题,一开始就打上了“绿色”的底色,为企业发展提供原动力。随着龙头企业的发展也极大促进了港桥产业园的壮大,川渝两地24家卫生用纸“链条”企业先后落户港桥,也见证了港桥纸产业补链成群、迈向高端的转变。
重庆理文造纸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在前端建设竹基地、设立竹片预加工点和废纸打包场等措施,解决原材料的难题;通过中端企业全力抓好产品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解决产品品质、成本控制与市场竞争力问题;通过后端整合川渝地区一二线品牌汇聚在港桥园区,就近提供浆、纸原料、设备、厂房租赁等,解决企业扩能的资金、品牌及市场占有问题,不断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构建辖区及周边竹浆纸资源全产业链条化。
壮大纸企产业集聚区
为了让企业扎根港桥,自2017年以来,港桥产业园除了为企业配备专职的项目秘书以外,还在园区组建了5个促建工作小组。由港桥产业园班子成员采取现场办公的方式,对园区企业实施包片到组的面对面服务,协调解决企业的问题,挖掘“潜力股”。
近年来,拥有百亿级纸产业集群的港桥产业园,依托理文纸业龙头效应,重点发展中高端生活纸、书画纸、厨房用纸及包装材料等产品细类,完善纸业链条。同时,提升纸产品品质和品牌效应,创新纸业发展模式,将纸业招商从地区倾斜式向产业集群化转变,不断拉长壮大产业链条,放大集聚效应,增强对园区内外生活纸企业的吸引力。仅2019年,港桥产业园就引进顺邦纸业、蓝漂纸业、维邦纸业等理文下游后加工企业10家,使港桥纸产业补链成群、迈向高端的转变。
招商引资,不仅是园区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更是园区持续发展的后劲所在。近年来,拥有百亿级纸产业集群的港桥产业园,依托理文纸业龙头效应,重点发展中高端生活纸、书画纸、厨房用纸及包装材料等产品细类,完善纸业链条。同时,提升纸产品品质和品牌效应,创新纸业发展模式,将纸业招商从地区倾斜式向产业集群化转变,不断拉长壮大产业链条,放大集聚效应,增强对园区内外生活纸企业的吸引力,先后成功引进了成都苏氏兄弟纸业、重庆康纹纸业、重庆鸿泰纸业、重庆玉红纸业、重庆蓝漂纸业、福建功夫纸业、贵州添福纸业、重庆维邦纸业等川渝两地24家卫生用纸企业,实现招商引资与补链、强链发展的良性循环。
为构建最有利的生产组织方式,港桥产业园区还将纸业招商从地区倾斜式向产业集群化转变,通过引入生活纸企业就地消化理文生活原纸的方式,使相互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将理文在纸业界的品牌影响力、技术创新能力与生活纸后加工企业丰富的营销网络进行优势资源整合,不断增强纸产业链前端、中端、后端的协调性。同时,理文公司针对后加工企业特点,推出后加工企业设备订单式服务,展开设备租赁业务,有效解决了后加工企业前期投入问题,并通过理文资本延伸担保、银行授信等方式,对24个川渝地区纸业企业开展融资支持,助推后加工企业快速发展。
寻找经济增长新路径
港桥产业园生活纸后加工产业在理文的带动下,原料有保障且价格相对稳定,用电成本和物流成本相对较低,竞争力非常强,港奥佳祥、新富佳等6个生活纸后加工项目壮大迅速,已在园区购地建厂,扩大生产规模。
港桥产业园审时度势,积极引导企业入驻阿里巴巴、淘宝、京东等第三方平台,利用价格优势打开电子商务市场。为更好地利用这一优势,园区在永川举办了港桥产业园电商物流园项目推介会,力促百世、菜鸟、圆通、邮政等快递物流公司与理文公司合作,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此外,园区正对接大宗货运物流企业,加快物流园征地拆迁,届时将形成“产品展示+物流信息+电商物流+大宗货运+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物流运营综合体。
◎永川日报记者 张玲
新闻推荐
研发、生产端都布局在成都,奥泰医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成都本土科技企业科技创造美好生活创新赋能城市未来寻找成都创新...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