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远
“作为建筑行业的一名从业者,我认为这不仅需要城市具备应对突发状况时的应急治理能力,还需要强调韧性城市的建设理念,提高城市面对风险的快速应对能力、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西南院)总工程师冯远表示。
将韧性要素体现在城市建设中
24小时不间断设计,110小时交出设计方案——在此次疫情期间,冯远所在的中建西南院,全力助力成都抗击疫情,为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病房楼改造工程10天时间完工提供了强大支撑。
作为建筑和城市建设领域的专家,谈及对今后城市建设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方面的思考,冯远表示,城市需要强调韧性城市的建设理念。“韧性这个词最早是在物理学中被使用的一个概念,后来逐渐被引用到生态学、环境学、城市规划里,出现了城市韧性、韧性城市的说法,并在20世纪末引入到中国。”她表示,韧性城市的基本特征主要包含有两点,一是当灾害发生的时候,城市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抵御、吸收和化解外界对其产生的影响,可称之为抵御、适应能力;第二是能够从灾害中快速恢复,保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行,可称之为恢复能力。“通俗简单地讲,就是城市通过适应来更好地应对各类灾害风险。”
冯远说,虽然目前对韧性城市内涵的界定依然存在一些差异,但是韧性城市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代表着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在国内,韧性城市尚且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我们应该加快步伐,尽快将韧性要素体现在城市建设中,让我们的城市在遭遇突发灾害时,适应能力更强、恢复能力更强,让老百姓生活更加安全、舒心。”
建设韧性城市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韧性城市要如何建设呢?“建设韧性城市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应当从政策制度、工程技术、社会管理、文化观念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构建。”冯远说,首先是政策制度方面。要加强韧性城市的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城市发展需要的韧性城市基本理论、指标体系、规划方法和相关建设管理及技术标准。做好韧性城市规划建设的顶层设计。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在灾害发生时,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基本生活保障,降低灾害损失,帮助居民灾后快速恢复。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有效支撑。
其次是工程技术方面。要将韧性城市思维贯穿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运维全过程,将防灾目标和指标分解到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中。在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防灾规划,在传统建筑设计中,考虑弹性设计,提升技术的预见性。在防灾方面,从建筑抗震、抗洪、抗风的传统设计思维方式向适应性、可恢复性设计思维转变,尽可能减轻灾害对建筑物造成的损伤。此外,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提升城市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信息服务等功能。
然后是社会管理方面,就是要提高政府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要从单一风险应急管理模式向多领域、跨学科、多部门协作的应急工作模式转变,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资源,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效率。
最后是文化观念方面。要通过组织应急救灾演练,加强媒体宣传等途径,来提高公众防灾意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要关注大家面对灾害的情绪反应和灾后精神恢复,及时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缩短不良情绪的恢复时间。
本报记者 袁弘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记者鲍安华)为期五天的2020国际茶日·首届成都购茶节于5月24日在成都富力广场闭幕,据不完全统计,本届购茶节实现总成...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