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蒋浩将他新出的随笔集命名为“似是而非”,谐音取义,来确认这些不分行的文字其实是——“似诗而非”——虽然不是分行体“诗”,但实际上却像是“诗”的另一种表达。
作为当今诗坛重要的诗人,蒋浩“创造性发现了中国古典诗传统与新诗写作暗通的元素”(王雁翎语),打通了传统与现代之间诗歌裂变,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精神现代性的传承。他用斑驳陆离人间的镜像,重现着现代人的心灵生活,从琐屑的日常经验中,还原出中国古典诗歌精神,从而“不断在新诗中烹调出古意”。
蒋浩曾说:“诗歌是对美好的向往。”“在生活中,诗意无处不在。”
《似是而非》可以看作是蒋浩在诗歌写作中的另一种赓续。相对于早年他出版的随笔集《恐惧的断片》中标识的“后现代散文”,在本书中,蒋浩更愿意展现着他作为诗人的一面。
书分四辑,每部分独立成篇。精选了他不同时期在不同地域生活的文字,呈现着蒋浩个人写作的完整风貌。从这些吉光片羽的文字断片中,我们可以读到蒋浩在写作上独特思考——关于诗歌,关于生活,关于修辞。
蒋浩是一名修辞爱好者,他把写作看成是一种整体的修辞——“一种贯穿于语言之中的认知方式和思想方式”(一行语)。对此,美国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也曾说道:“语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隐蔽的修辞:讽喻和提喻,转喻和隐喻。”“诗本质是比喻性的语言,集中凝练,故其形式兼具表现力和启示性。”这与蒋浩不谋而合。蒋浩认为,语言的表现力就在于对修辞的深刻洞见。从新疆到成都再到北京然后蛰居海南,蒋浩的写作,不仅是对自身生活的一种复述,更体现出了他对语言修辞的独特理解。
细品蒋浩的文字,我们会发现,他描述不同地域的风景,并不是简单地将地域性元素镶嵌其中或者谈论个体在某个地域生活的感受,而是依托语言,用意识流的手法,任由自己思想断片漂移,进而将读者带进某个地域当中。
蒋浩的写作超越了一般地理学意义上的叙述,他试图重新勾勒一种新的写作风格:地域只是作为意象而存在着,重要的是读者从他的文字里产生思索与冥想。他的《成都记忆》采用的是独白式的写作,我们完全可以将他叙述的地名泛指化,而并不影响他的表达。而作者其实让读者所要感受到的,是一种完全忠实于个人体验的“记忆”——那不断浮现又不断消失的“印迹”。
蒋浩说:“诗歌除了是言志的语言艺术之外,还一定是纸上的视觉艺术,诗一定要有空间。”蒋浩在散文写作中也秉持这一观点。他试图拓宽着另一种语言空间——散文不再是单纯的叙述,它应该有更自由的发挥空间或者说散文应该有多重表达的可能。
蒋浩注重在他的散文写作中注入不同的色彩,借助后现代写作技法,拓展着语言的不同空间。用豆瓣上读者来评价他的写作是:“当然感觉就是意识流,但是自己幻想的意境已经深深印在脑海中,就像童年阴影,挥之不去。可能看不明白,不过也不用看明白,总之很好,像做梦一样。”
是的,“像做梦一样”,这正是蒋浩写作上的一种追求。也许只有这样,他觉得,我们表达才更切近于“当下生活”。
新闻推荐
5月18日,滴滴货运开始正式招募司机,首批试点城市为杭州和成都。虽然“跨界”已经成为各大巨头的常事,但滴滴从“客运”跨界...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