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成都 今日新都 今日温江 今日双流 今日郫都 今日简阳 今日彭州 今日邛崃 今日崇州 今日金堂 今日大邑 今日蒲江 今日新津 今日都江堰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今日成都 > 正文

大数据、人工智能……蓉企硬核“应考” 让“新基建”释放新动能

来源:成都日报 2020-03-30 00:53   https://www.yybnet.net/

医院入口设立的红外测温仪

内容提要

成都将积极开展“3+2”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即“3项必试+2大支撑”5个方面的建设。

3项必试:以智能空管、普惠金融、智慧医疗等为代表的技术应用示范;积极开展人工智能领域大院大所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三权改革”等政策试验;加快推进伦理规范和治理体系建设、智能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社会实验。

2大支撑:推进“一核一城多区”的载体建设;并从高层次创新要素集聚、基础理论及前沿技术攻关和高质量创新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大力夯实基础能力。

危机中蕴藏着机遇。受疫情影响,餐饮、影视、旅游、交通运输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但也催热了一些新的业态。在线教育、远程办公、远程诊疗等业态的崛起背后,意味着新业态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基建”有着巨大需求。

面对疫情,包括成都在内的全国各地都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加强联防联控,协同各方力量保障重要物资调配供给,在确保疫情可防可控的前提下,有力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这些科技力量不仅成为应对此次疫情的一大亮点,更是为“智慧城市”建设带来了新动能。

那么,大数据、人工智能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战“疫”洗礼的大数据产业,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拥有良好人工智能产业基础的成都,下一步又该如何布局?近日,记者探访了“成都造”科技战“疫”利器,对话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对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迎来的新机遇进行了探讨。

管好用好数据

大数据“大显身手”

面对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如何及时掌握疫情重灾区人员的流向,筛查出病毒接触者?如何实时了解周边疫情讯息,规划安全的出行路线?

“××区新增一例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从××市转入。”在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中心,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采集分析系统发出新的提示。

这套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是成都首批8个应急科技攻关项目之一,从研发到上线,仅仅用了72小时。这套系统将所有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以及密切接触者纳入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分级分类管理,快速追踪。

“地区的医疗条件与物资是否充足?物资流向是否匹配?在不同情景下不同地区会有多少感染人口……”疫情期间,作为疫情防控的幕后工作者,成都数联铭品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数据专家团队,参与了成都疫情防控信息化建设工作,为新冠病毒在成都的传播态势分析和传播趋势预测、成都防疫效果评估、疫情对经济影响监测分析提供相关专业意见和建议。

把数据管好、用好,守护大家的生命健康安全。与纷繁复杂的数据过招,实时更新的大数据平台,就是他们的“战场”。数联铭品在春节期间,启动了疫情分析服务工作,在国家信息中心的带领下,充分发挥自身在数据挖掘、模型算法、大数据分析方面的核心优势,完成了10余篇大数据疫情分析专报,内容涉及人口流动及患病风险计算、医学防护用品供需平衡分析、各行业复工复产情况等,为疫情监测与防控贡献“大数据力量”。

多应用场景渗透

AI企业硬核“应考”

在一家成都科技企业,使用京东方智能体温预警解决方案为复工复产构筑了第一道“防线”。进入公司,门口的超大显示屏上立即实时显示员工的体温信息,一旦体温超过设置监测温度,系统会立即预警。30毫秒可以完成16个人的测试,即使是在上班早高峰,也可快速、精准地完成无接触体温检测。

实现这些功能都得益于屏幕上一个造型可爱的熊猫形红外动态测温仪,“它的两只眼睛其实是两个‘镜头’,一个可以实现红外动态测温,另一个可以实现人脸识别,即使在戴口罩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精准识别。”京东方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据了解,京东方智能体温预警解决方案产品核心为“AI+热成像技术”,实现人脸精准追踪、双光谱双通道全天候实时监测、非接触式多目标快速测温。除测温外,还可实现人脸识别功能,可与社区、公共系统相连接。目前,该系统已在全国多地写字楼、工厂得到广泛应用。

在医疗领域,借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四川希氏异构公司联合研发的“肺部多病变CT影像AI筛查与辅助诊断系统”,可以快速完成数百张新冠肺炎患者肺部CT影像的筛查,并在病变位置自动打上红框,提醒医生注意。

访谈:

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成都人工智能产业迎来新机遇

3月9日,成都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我们将积极开展‘3+2’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即\‘3项必试+2大支撑’5个方面的建设。”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3项必试为以智能空管、普惠金融、智慧医疗等为代表的技术应用示范;积极开展人工智能领域大院大所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三权改革”等政策试验;加快推进伦理规范和治理体系建设、智能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社会实验。2大支撑为推进“一核一城多区”的载体建设,并从高层次创新要素集聚、基础理论及前沿技术攻关和高质量创新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大力夯实基础能力。

成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力量充足,在蓉高校拥有12个与人工智能相关“双一流”学科和A类学科,随着相关政策体系的完善,智能分析、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无人驾驶等领域正在逐步进入实际应用阶段。此次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势必加速成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就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而言,成都很有潜力。”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光教授表示,成都在大数据发展、在新经济领域都处于第一方阵。他认为,根据新需求的刺激和成都原有的基础,未来,成都应在重视科技推动疫情防控与网络社会治理、在线办公与宅居经济、在线产业与新生产力3类新场景领域发掘其中的发展机会,在每一场景领域下,都不应忽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未来,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推动的新业态落地成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周涛也提出,一方面政府要尝试开放共享数据;另一方面,政府要打造针对新技术、新模式的落地应用场景,比如,金融、医疗、环保、教育、工业等都是可以探索的领域。

本报记者 宋妍妍摄影吕甲

新闻推荐

青羊区严把疫情防控,加速项目落地招商服务跨“云”相聚 线上签约5个重点项目

连日来,成都市青羊区举办多场“云签约”“云推介”活动,吸引总计超过20多万人次在线观看,在线签约天府三江资管项目、如是金...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大数据、人工智能……蓉企硬核“应考” 让“新基建”释放新动能)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