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每座城市、每个人都不容易。然而,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坚守心中的希望,就一定能冲破疫情的阴云。
此时此刻,我们关注自身,关注武汉,关注每一个奋勇向前的逆行者。同时,我们也关注疫情冲击下中小企业的命运,他们正在生死一线,奋力图存。从某种角度说,帮扶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实际上是战“疫”之外的另一条平行战线,同样是一场必须取胜的战役。因为,疫情终将过去,生活还得继续。中小企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无数人的就业,关系到城市的经济重振,关系到早日重回成都的巴适和安逸。
有这样一些画面,已经定格在成都人的战“疫”记忆——
1月22日,疫情告急,刚返回老家江西南昌三天的“蓉漂”廖佳明,当即连夜飞回成都,并以三倍工资紧急召回工人,重开公司生产线生产口罩。不提价、不讲利润,因为“现在是特殊阶段,一个企业该有点民族精神。”
1月24日,另一个老板,夫妻肺片总店的王钦锐,打开自家冻库,把之前存储的蔬菜免费发放给市民。他说,“作为成都的老字号,我们应该和大家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这就是都市,就是文明。是企业与市民的守望相助,是企业与城市的唇齿相依。城市与企业从来都是伴生关系。企业强,城市才兴旺,企业越发展,生活越安逸。
你可知,以往成都的大街小巷,每日里活跃着几万家火锅店,1万多家茶馆,3000多家书店,让成都人火锅安肠胃,清茶怡性情,书香飘远方。小生意,大都会,绽放最美城市烟火气。
你可知,仅仅去年第三季度,全国就叫了近2000亿元的外卖,而成都人是其中的生力军。据统计,截至2018年12月,成都网民规模达到1142万人,其中网上定外卖用户使用率达到63.5%。是无数个餐饮小老板,便利了我们的用餐,丰盛了我们的饭桌。
你可知,民营企业早已成为成都经济发展主动力,为成都贡献了近50%的GDP,70%以上的就业岗位。而民营经济的主力,正是中小企业。从餐饮到旅游,从实体商业到新经济,从制造业到进出口,无数个大老板、小老板,在中国经济的蓝海中弄潮逐浪,让城市迸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我们相信,全面防控之下,击退此次疫情只是时间问题。但且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如果疫情引发经济层面的“次生疫情”,谁愿看到?谁能承受?
目前,成都已经发出号召,在对疫情严防死守的基础前提下,千方百计帮助各类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做好防控工作、解决现实困难。帮扶中小企业,提振经济信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也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
我们希望,互相帮扶形成接力,金融支持更加硬核;我们希望,每个人都抱持对疫情的敬畏之心,顾好自己,为企业早日复工创造条件;我们希望,更多的中小企业奋起自救,充分担当起自身的主体作用,因为“危机往往也是成长的机会”。
而我们,红星新闻,将扛起新闻媒体的责任,在全国媒体中率先为中小企业搭建一个互助平台,传递政策,链接需求,嫁接资源,为他们发声,为他们鼓劲,为他们聚拢前行的光与热。
来,成都人,艰难时刻一起扛,共克时艰,坚定前行!
新闻推荐
“作为同行,我支持你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作为母亲,只觉得非常心疼,十分不舍。我们家三代行医,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我们的家风。...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