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穿城绕,桨声随水飘,石板路上走,跨过多少岁月冷暖——这是我对秦淮河最初的想象。
伴着白的花、红的霞、轻的风,我和爸爸妈妈随着人潮走进了秦淮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夫子庙。全国各地的学子纷至沓来,在这里将他们最美好的愿望托付给孔夫子。秦淮河是多么神奇的地方啊!正统肃穆的夫子庙伫立在这里,仿佛融进了河水,生成水汽,朦胧了双眼。
我停下脚步,想要望穿那氤氲的水汽,看清那穿越千年的木质楼阁,却始终被缈缈薄雾遮挡。我只好坐于秦淮岸边,仰望秦淮暮色,真美啊!天是深邃的蓝,蓝中糅合着端庄的棕,尔后又渐渐化成一片亮丽的红——那血的颜色让人震撼。那苍穹是多么厚重,浓得似乎化不开;那云彩是多么轻盈,仿佛清风就能将它吹散;那卷起的檐角多么华美,好像还在炫耀着旧时王谢的财力声望。目光不自觉地往下,看见那川流不息的人群,看见那长满青苔的青石板路,看见那古朴的秦淮河在阑珊灯光的映照下变得熠熠生辉。多想撑一把油纸伞在那写满故事的石板路上走一走啊。于是我走过乌衣巷,走到朱雀桥。置身于朱雀桥上,依稀可以看见乌衣巷的白与灰:屋顶是灰,屋檐是灰,连窗户和廊柱都是灰。墙却白得刺眼!那挂起的大红灯笼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这里曾是王谢故居。岁月被抽空一截,江南温婉的烟雨将它补好,让光阴的纹路不多不少。朱雀桥边,千年的青苔连着芬芳的野花,过往行人络绎不绝。我想,那里一定有一个人是刘梦得,等待着远去的燕子归来,正如我,徘徊不定,等待一场书中的相逢。
朱雀桥边的野草花,乌衣巷口的夕阳西下,这一切让我不由自主想起了时代的变迁,想起李白的“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在历史的长河中,秦淮河透出迷蒙的云烟,我试图回望,却早已难觅踪迹,只有那一方烟雨,那一串泪珠让我哀悼想念。
是啊,我一边随着人流一边想,那翻新的油纸伞、做旧的旗袍、如花美眷到底去了晚晴楼还是桃叶渡?那翩翩君子是在文德桥驻足,还是在白鹭洲酌酒?
忽然眼前一阵恍惚,仿佛微醺于美景之间,错乱间看见柳如是站在乌篷船头,看见傲骨清神的李香君于媚香楼凭栏远望……林花谢了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一切都变了,一切又都没有变,那澄澈的秦淮河水,那汩汩乌篷桨声还在讲述着过去的故事。佳人抚琴,才子在一旁吟到:桨声灯影是秦淮……
(成都盐道街外语学校初三2班 李亦涵)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成万)2019年,成都高新区以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工作主线,不断完善高效能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体系和高水平民生...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