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在2019中国幸福城市论坛上,成都脱颖而出,位居“201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名单榜首。这是成都第11次蝉联冠军,成都市民的稳稳幸福感究竟源于何处?近年来,这样一些美景常常“刷爆”成都市民的朋友圈:抬头,“成都蓝”频现,朝霞夕阳轮番“做客”;推窗,收获雪山惊喜,一幅幅坐城观山的照片成为成都的“城市明信片”;远眺,世界最长绿道天府绿道串联起成都的绿色动脉,让绿意渗透进城市肌理……,成都 绿色打底让生态文明浸润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每个角落。
俯仰之间,成都整体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市民可触可感的“绿色福利”正是幸福感的主要来源。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成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开辟永续发展新空间,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构筑开放发展新优势,形成共享发展新格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更加深得民心、深入人心。目光聚焦2019年,成都市全面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及省会城市中走在前列。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也是成都城市发展鲜明的底色、持久的优势。绿色打底,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蜀川画卷徐徐铺展。
□邹思源郭晓睿
绿色“指挥棒”
从“权”“责”入手,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这是对过往经验的全面总结,也是对人类绿色发展史的深刻洞悉。
成都从“权”与“责”这个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命题入手,一手抓改革,一手抓法治,变困难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一条健全制度、完善法治之路渐渐清晰。
生态的“方圆”,从建章立制开始。
机构。新组建的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整合划转发改、国土、水务、农业4个部门6项职责,实现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贯通,在污染防治上改变了多头管理的状况,在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上强化了统一监管。
责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发展的管环保、管生产的管环保、管行业的管环保”要求,健全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和环境保护目标考核制度,修订《成都市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方案》,推动市级各部门明确其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考核。积极发挥目标考核指挥棒作用,健全绿色低碳发展考核机制、评价机制,生态环境离任审计、碳排放约束制度等,严格落实“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作为约束性目标对各区(市)县进行考核”制度,强化绿色低碳发展政绩考核问责。
防范。建立生态风险预警机制、自然灾害预警机制、气候条件预警机制、生态污染预警机制等,提升应急处理能力水平,强化生态环境风险常态化管控。
督查。成立市级环保督查机构,设立乡镇(街道)环保机构,在副省级城市率先将环保监督网格管理延伸到基层一线。综合运用“拉网式”排查、“随机式”抽查、“定点式”暗访等方式,对各类生态环境问题开展督查。
联动。督促企业履行责任,构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体系;鼓励市民参与,健全举报、听证、舆论和监督等制度,促进市民参与影响环境的重大项目决策;构建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共治责任体系,联手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生态环境保护共商、共治、共享。
呵护碧水蓝天、建设美丽家园,需建章立制、改革谋变,也需法治护航、利剑高悬。
秉承科学立法。针对成都区域特点,累计出台或修改《成都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成都市兴隆湖区域生态保护条例》等11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其中《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成为国内首个为城市特定区域生态保护出台的地方条例。
坚持执法必严。新环保法实施以来至今年10月底,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8823件、处罚金额4.69亿元,检察机关起诉污染环境犯罪案件248件601人,并办理全省首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数字背后,是成都保持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零容忍”。
绿色“加减法”
面对绿色大考,成都作出的“绿色运算”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此消彼长”的渐进过程,是一段逆水行舟的行程、一场艰苦漫长的战斗,不仅需要高瞻远瞩的科学谋略、整体统筹,也需要锲而不舍、水滴石穿的主动作为。
面对绿色大考,成都作出的“绿色运算”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持续不断做绿色的“加法”,做污染的“减法”,既筑牢生态屏障,又削减污染,逐步改善环境。
加法,从规划上高点起步。成都推动市域城乡形态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的千年之变,科学划分“三区三线”,明确到2020年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占比不低于78%,构建“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的市域生态安全格局。
加法,从绿色空间重塑上高强度发力。规划建设世界最长的绿道体系和全球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天府绿道累计建成超过3000公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增绿增景”约10万亩,上百个规划建设的城市公园星罗棋布,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雏形已现。
加法,从绿色经济新动能中长远着眼。编制《成都市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发展“九大产业形态”,实施“十二大应用场景”。集聚发展环保集成服务产业,引领全市逐步形成链条完备、布局合理的环保产业发展格局。
减法,是啃下“污染存量”的“硬骨头”。大力实施“三治一增”,对“散乱污”企业及集群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管理台账,实施分类处置两年来,成都分类整治“散乱污”企业14148户,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采取多种措施,于2017年底全面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对4.2余万台工程机械发放环保标志,强化柴油货车排放达标监管。
减法,是持续用力的超常举措。生态环境整治不是朝夕之功,成都摒弃“边治理边污染”的老路,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实施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推出网格化精准管控方案,强化工业减排、移动污染源管控和扬尘治理。实施水污染防治“626”工程,深化生产生活生态“三水共治”,创新区域供排净治一体化机制,持续加强优良水体保护和流域水生态修复。实施土壤污染防治620工程,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项目,加快固体危险废弃物处置能力建设,确保土壤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
加减之间,是成都赢得这场持久战攻坚战的必胜决心。加法,瞄准自然生态的“量质齐升”,加的是绿色崛起砝码,加的是民生幸福指数;减法,瞄准污染治理的“量源双降”,减的是拖累发展的牵绊,减的是人民眼中的“痛点”。
绿色“交响曲”
生态文明建设从来不是一场“独角戏”,而是一场全社会参与、全方位深刻变革的“交响曲”
让绿水青山产生良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守护“绿水青山”中收获“金山银山”,一曲绿色“交响曲”在蓉城大地奏鸣。
天蓝。如今,每逢晴天,登高眺望雪山、傍晚观赏晚霞成为成都人的新时尚。伴随着空气质量的改善,成都成为世界特大城市中唯一能在城中心用肉眼看到雪山的城市。截至2019年11月30日,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71天,优良率为81.1%,再度创下2013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地绿。每逢周末,慢跑、骑行在天府绿道上的人成为一道风景。以推动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为主线,伴随着天府绿道网络的扩增,成都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让生态成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最美底色,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水清。“微风和煦,草长莺飞。”如今,市民沿着锦江漫步,昔日的黑臭水沟不见踪影,与碧水清流为邻。全市深入实施“治水十条”和水污染防治“626”工程,突出三源齐控、三水共治,推动截污、清淤、补水同向发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水润天府的大美画卷正逐步展现。
守护绿水青山,也转化为市民行动。一组数据可以印证:2018年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提升至53.3%,骑行车减排量居全球12个样板城市第3位,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9.2万辆,西南地区首个加氢站投运,城区交通拥堵指数在全国堵城排名中连续两年下降到20名以外。
绿色社会风尚在成都兴起。建设一个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大美成都,正从每个人内心的渴望,转化为每个人行动的自觉。
驰而不息推动重拳治水 重现水润天府胜景
成都的母亲河锦江,正迎来她的“第三次转型”。
今年,《锦江公园总体规划》正式亮相。以锦江为脉,串起12大景区、23个公园、17个特色文商街区,这一贯通城市南北48公里长的流淌画卷,将成为成都的魅力新名片。
从历史上的“护城河”,到上世纪府南河综合整治之后的“景观河”,如今,通过持续推进锦江水生态治理、做好生态价值转化文章,锦江正变身为新时期成都的“生态河”,焕发勃勃生机。
从锦江望出,沙河、毗河、江安河、金马河、清水河……成都境域内,水流交错、河川纵横。一锤接着一锤敲,一环紧着一环拧,成都重拳治水的行动驰而不息——
完善顶层设计。严格落实国家“水十条”,重拳治水,持续推进成都“治水十条”措施,突出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三水共治”,以及工业、农业、生活和船舶污染“四源齐控”,实施水污染防治“626”工程。
保障饮用水安全。推进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和规范化建设,全力完成乡镇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改,提升饮用水水源抗风险能力。
加强水环境治理。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编制水功能区划,加快推进锦江水生态治理,深入推进岷江、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抓好江安河、鹿溪河、新津南河、毗河、蒲江河、沱江干流、驿马河、绛溪河等流域水环境治理,坚决取缔各类非法排污口,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实施污水处理扩能提标升级。严格实施岷江、沱江流域日处理1000吨以上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推动污水处理配套管网、污水处理厂前端调蓄池等设施建设,提升再生水利用率。
“打赢碧水保卫战”的成效显现——
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9年1-10月,市域地表水断面Ⅰ—Ⅲ类占比88.8%、同比提高15.2个百分点,国控锦江黄龙溪出境断面水质从V类提升到IV类,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面完成国家、省下达的年度考核目标。
2019年1-9月,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地表水水质总体稳定趋好,在全国338个重点城市中,成都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排第16名。
如今,漫步在成都,水润天府的美景目不暇接,大美公园城市的形态初步显现。
从升降对比中看成都“气质”
近日,《成都市2019-2020年蓝天保卫战冬季战役方案》出炉。该《方案》为冬季战役定下目标和方向,冬季战役期间,确保成都市完成省政府下达的2019年度空气质量目标,即PM2.5低于46.7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率达到76.4%。
临近年底,成都打响冬季战役,既要保证2019年空气质量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更要为2020年成都市民的蓝天幸福打下坚实基础。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上升,市民幸福感更深。蓝天白云、清新空气,让更多成都市民选择留在户外:近年来,成都出现越来越多的“跑团”,用脚步丈量绿色幸福感。
一串数字量化成都“气质”:2013年起,逐步打响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2017年,完成国家“大气十条”目标任务,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较2013年的增幅天数居74个重点城市第一;2018年优良天数达251天,提前24天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截至2019年11月30日,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71天,优良率为81.1%,再度创下2013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主要污染物下降,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转身”。如今,细心的成都市民会发现,建筑工地在喷淋作业下雾气腾腾,越来越多的“绿牌车”在街道上穿行……环境质量提升的背后,是各类大气污染物的持续减排。
工业污染减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深入开展“散乱污”整治攻坚行动,淘汰50户落后产能企业和21家砖瓦企业,完成336台老旧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推进重点行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打造13家绿色生产标杆企业并制定相应的行业规范,完成燃煤锅炉淘汰及清洁能源改造1873台,老旧燃气(油)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或改电)336台。
移动源污染减排。目前成都市共有新能源汽车9.2万辆,全面实施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备案标志管理制度,核发标志4.2万余张。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严格管控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强化在用柴油车监督抽检工作,巩固油气回收治理成果。截至2019年10月,总共抽查工地5873次,抽查机械数共8658台,抽检柴油车23万余辆,检测加油站(储油库)768座。
面源污染减排。成都市2016个工地全覆盖安装扬尘在线监测、高清摄像头、人脸识别门禁等设备。加强道路机械化清扫保洁作业,城市建成区机械化清扫率达86.48%,中心城区区域91.51%。加大餐饮油烟、露天烧烤、露天焚烧等污染管控力度。
空气质量改善,既需要采取治污减排的措施,更要依靠强大的科技支撑。成都率先成立大气污染防治院士(专家)工作站,联合10余家顶尖科研机构,在今年夏季首次开展成都平原臭氧及前体物长时段、多组分联合观测,为科学制定臭氧管控方案提供了重要支撑;按照现状、科研、决策、执行、评估“五步闭环”工作思路,打造成都“数智环境”品牌,不断提升大气污染防治决策科学化、监管精准化和服务高效化;创新信息化监管手段,充分运用“散乱污”企业整治督查平台、“智慧工地”监管平台、扬尘在线监测平台等信息化系统,强化行业部门对污染源的精准管控;开展电力数据与城市大气污染精准管控研究,开发电力数据调度信息系统,加强精准管控。
升降对比中,成都大气生态环境稳步向好的脚步愈加坚定。
新闻推荐
成都市首届社区运动节启动仪式举行,市民表演柔力球作为全民健身的最基层单元,成都社区运动节来了。12月1日上午,成都市...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