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姗姗 吴梦琳 边钰 曾东平
2019年11月23日15时45分,著名学者、诗人流沙河因病在成都逝世,享年88岁。四川省作家协会发布讣告,“永远怀念我们的诗人流沙河先生”。
诗人,是流沙河最耀眼的名衔,即使他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封笔不再创作诗歌,但他在诗坛的地位也从未动摇。2019年5月,四川人民出版社推出了一部《流沙河诗存》,依然撼动文坛。
1931年11月11日,流沙河生在成都,4岁开始研习古文,作文言文,1947年考入省立成都中学高中部。
和当时大多数热爱文艺的青年一样,他的兴趣迅速转向了新文学,巴金的小说、鲁迅的杂文、曹禺的戏剧,还有艾青、田间、绿原的诗歌都让他沉迷,并向报纸投稿,陆陆续续发表了十来篇短篇小说、诗、译诗、杂文。
1950年,他出任《川西农民报》副刊编辑。此后又调入四川省文联,任创作员、《四川群众》编辑。
1957年1月1日,他提议并参与创办的《星星》诗刊正式建立。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和他的诗作,就是由流沙河通过《星星》诗刊介绍给大陆诗人和读者的,反响极大。1981年初秋,流沙河在列车上读完台湾《当代十大诗人选集》,满心喜悦,其间最使他震动的就是余光中,于是1982年3月的《星星》上,流沙河介绍了余光中的诗,并选刊诗作20首。随后流沙河连续出版了两本专著《台湾诗人十二家》《隔海说诗》,都重点讲到余光中的诗,后来还出版《余光中诗一百首》,专论余光中的诗。
流沙河回忆:“我除了在《星星》诗刊上推荐,还搞了几十次讲座,80年代的诗歌疯了,我把余光中的诗选了一些打出来,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一首一首地讲,读者多的时候有两千多人。”
除了推介好的诗人好的诗作,流沙河自己先后也出版了六本诗集。1956年7月出版《农村夜曲》;1957年5月出版《告别火星》;1982年12月出版《流沙河诗集》;1983年9月出版《游踪》,1983年11月出版《故园别》,1989年12月出版的也是他最后一本诗集《独唱》。流沙河曾经公开表示,自己过于理性,感性不足,写的诗“只有骨头,没有肉的”,是个失败的诗人。于是,1989年起他不再写诗。
2019年5月,四川人民出版社推出了《流沙河诗存》,精选了80首诗作,故名“珍藏纪念版”。停止写诗后的30年,诗人流沙河再度重归读者视线。
《就是那一只蟋蟀》与台湾诗人余光中的酬唱,掀起台海诗歌交流的文化热潮,引发海峡两岸经久不息的“乡愁”话题。这首诗同样被选入高中课本,成为流沙河后期诗歌创作,以文学“干预”生活的最大亮点。
晚年的流沙河,沉潜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读者常常在成都图书馆和各种文化讲座上见到他,讲宋词、论诗经、说文解字。余勋禾回忆:他在古典文学、当代文学、考证学、文字学、训诂学等方面成绩斐然。从退休算起二十多年,他出版大量相关著述。如多次再版的畅销书《庄子现代版》,曾一度引发国内“现代版”热潮,上海古籍出版社以此书为经验,请来专家学者,随后推出七八种化古为今的“现代版”著作。
另外他的《庄子闲吹》《诗经现场》《老成都·芙蓉秋梦》《含笑录》等著作,加上近期出版的《汉魏六朝诗》《字看我一生》《流沙河讲古诗十九首》《流沙河讲诗经》和增扩再版的《Y先生语录》《流沙河短文》等,其数量已数倍于他先前的诗作了。
名家哀悼
人们会继续读他的作品
阿来(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沙河先生走了,我表示深深的哀悼。我知道沙河先生老年后一直在义务做文化讲座,讲座内容也都集结成书了,我读过他的书,他讲的《诗经》《庄子》,还讲古诗词,都讲得很好。后来,他还讲汉字,并且把汉字分析得很有趣,这是一位有深厚学养的老人。沙河先生走了,但人走了,书还在。一个好作家,是靠作品说话的。我们每个人的肉体都会走到生命终点,但好的作家,会依靠好的作品获得生命延续,而流沙河就是这样的作家,人们会继续读他留下来的作品,与他的思想交流。他的作品长存,思想长存,所以,沙河先生还是跟我们在一起,在一起。
让诗歌继续前行
龚学敏(省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星星》诗刊主编):上周,我们编辑部得知沙河老先生病重住院的消息,都赶去医院看望,先生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感谢,他很开心。今天,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我的内心真的很难过。沙河老师作为一位优秀的诗人、编辑,参与了《星星》诗刊的编辑工作,对《星星》诗刊的成长付出了心血。1982年,由他主持的栏目《台湾诗人十二家》在中国诗坛引发了很大的反响,让很多年轻诗人接受到了优秀的创作思维和写作技巧。可以这样说,很多著名诗人,都是从《台湾诗人十二家》中找到了写诗的方向,迅速成长,最终优秀。如今,沙河老人驾鹤仙去,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诗歌继续前行,《星星》继续前行!先生,走好!
干干净净作文干干净净做人
梁平(省作协副主席、成都市文联主席):沙河先生是《星星》诗刊的元老之一,沙河先生是《星星》诗刊永远的骄傲。我从重庆到成都工作快二十年了,其中在《星星》诗刊的十几年,沙河先生已经退休,那些年每个月签发工资单就能看到先生的名字。那个时候工资不是打在卡上,而是签字领取,我给先生说过,叫他不要跑这么一趟,由办公室给他把工资送到家里,沙河先生不答应。每次沙河先生来编辑部领工资,路过办公室在门口挥个手就走了,也不进来坐坐,说是不打扰我们工作。《星星》诗刊的老人们都是这样一个风格,这样一个传统,让后生们一直觉得特别敬仰。他的一生有过曲折和坎坷,但他在经历曲折和坎坷之后,获得的是人生的真谛,那就是一辈子干干净净的作文,干干净净的做人,留给我们的也是干干净净的文学庇护和人生庇护。
(据四川日报)
新闻推荐
发展潜力引客商投资环境看城厢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纪实前不久,青白江区蝉联了“中国营商环境...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