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成都作家王跃的《雪地藏獒》 □谢天开
“单是拉萨的天空就足以征服万千旅游者。”
如此一句,出现在《雪地藏獒》开篇,大自然主宰万物,君临万物。过往以人为宇宙中心的世界观,顿然坍塌解构。
每一个人,只要在高原之上拜见了“这世界上最广阔的高原上最深邃的天空”,不仅是震撼,“更重要的是拉萨的天空给人以美感,它的美是一种端庄的美,沐浴在这天空之下,令人陶醉。”
在成都作家王跃的笔下,是让人作为万物中的一分子,回归大自然。大自然以博大慈爱的胸怀唤醒了人,让人重新回归到自己在宇宙中位置——原本为大地赤子。
《雪地藏獒》,作为一本生态文学的样本,自问世以来到今年已经是第五次再版了,伴随着阅读的广泛与深入,《雪地藏獒》的最新版本,为四川文学乃至中国文学提供了生态文学的新样本。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中国晋代陆机《文赋》从文学心理学的视域,阐发了人与自然物候的美学关系。
美国生态作家梭罗,为了体验大自然,是以自我主动的方式居住于瓦尔敦湖畔两年多时光。与梭罗不同,作为中国生态作家王跃,是如此幸运,他的全部少年时期,甚至大部分青年时期都是在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上成长的,以一种自然而自然的融入方式,曾经全身心地接受了青藏高原的美育,这是因为“在拉萨,人与自然贴得很近,人完全为自然所包围。”因此,《雪地藏獒》也是作者对于自己在雪域生活经历的一种逝水流年的心灵追忆。
王跃是很会讲故事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出版了《成渝口水战》《老茶客与小茶客》等一系列,在诸种报刊上连载的都市笔记体的小说,以吸引人的眼球而著称。凡是读过王跃文字的人都说好看。他的这个系列的小说全讲的成都的引车卖浆日常,又是成都人离不开的喝茶生活,非常接地气,还包含了大量的地方性知识;还由于王跃很注意叙事方式与言说的分寸、斤两,还有先后的位置,所以他讲的故事很有精神。
成都与拉萨,这两座城市是王跃生活得最长的城市,并且也是他钟爱得纠结不已的城市,在拉萨想念成都,在成都想念拉萨。为了安顿这样的纠结,他在《雪地藏獒》开篇的最后一句说:“我要讲的拉萨的故事就发生在阳光里。”
此言如同宣言,有一种言说的寓意;此话如同童话,有一种诗性的意象。
《雪地藏獒》分为上卷“拉萨河的太阳与月亮”、中卷“翻越喜马拉雅”与下卷“冰川大本营”。分别讲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爱情,人与自我的故事。而这一切又是围绕少年与藏獒的故事展开的。
“太阳和月亮”,是少年给两只藏獒取的温暖名字。在《雪地藏獒》里,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平等关系。“小民总是讲他的藏獒,一有空就和它们谈心,一讲就是几个小时。藏獒趴在地上作聆听状,神情专注。”不仅是人与物的关系如此,物与物的关系,亦是平等的、亲近的。“我曾亲眼见过一只高大威猛,足有小牛犊般大的藏獒给一只小羊羔舔伤口,藏獒显得十分温良,小羊羔则十分受用。”这样的故事折映出“万物平等”的自然宣言,折映出“万物有灵”的诗性意象。
在《雪地藏獒》里,还讲述了雪域藏民有将藏獒同小羊羔一起喂乳的习俗,“在这样的环境里藏獒血腥的兽性会不断的减弱,变成有爱心,主持正义的良狗。对狗教育同对人的教育一样是从小开始的。”这便是万物亲近的“大地伦理学”的地方性知识的体现与阐释。
在“救助母狼”一节里,讲述了十七岁少年与少女吊钟海棠治疗母狼之后,惊奇地看见了狼舞,听到了狼歌后感叹道:“只可惜人类绝少有此艳福,看见的大多是狼群战斗厮杀的场面,所以认为狼是凶残的物种,并不知道狼深情的一面。”在这样的叙事中,人与狼同是主体,而且是人对狼的赞赏,颠覆过往人性与兽性无法沟通的印象。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冰川和洞窟,是少年历险自我成长的审美生存。
有着童话般诗学品质的《雪地藏獒》,将自然物置于生态整体之中,呈现了自然物原始复杂之美,体现出生态审美的主体间性原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契合,充满了对于雪域高原自然生态的礼赞与膜拜。
《雪地藏獒》
作者:王跃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新闻推荐
2019“可安消防·党报读者杯”成都乒乓球冠军挑战赛在龙泉驿区举行全民乒乓吹响男乒世界杯号角
男单冠军何昱锋球台上交流球技乒乓球选手展开激烈角逐2019年国际乒联男子乒乓球世界杯11月29日即将在四川省体育馆揭开战...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