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山水画的一代宗师,黄宾虹是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他毕生从事诗、书、画、印的创作,还旁及金石学、文学等,是中国绘画史上集传统之大成兼文人学者型的大家。1932年,他开启巴蜀壮游,发出“入蜀方知画意浓”的感叹,也迎来了个人绘画事业飞跃的契机。,黄宾虹:入蜀方知画意浓。
黄宾虹为何入蜀?游蜀在其整个创作生涯中有何独特意义?巴蜀山水为其提供了怎样的妙悟?11月15日,成都画院特别邀请中国美术馆“浑厚华滋本民族:黄宾虹诞辰150周年纪念特展”的策展人邓锋博士,讲述黄宾虹“入蜀与纪游”的创作情缘。
□本报记者 边钰
大器晚成
80岁高龄再创艺术新境
2017年,黄宾虹的《黄山汤口》拍出3.45亿元的天价。这是黄宾虹作品进入艺术品拍卖市场24年之后,首次突破亿元大关。除了价格让人震惊,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也让人称奇。
这幅被公认为黄宾虹艺术成就最高峰的画作,是他在90岁高龄创作而成。当时黄宾虹患有很严重的眼疾,双目几乎失明。好在他积一生之苦功,对传统画学的重构以及笔墨法的总结已经了然于心,使得手中的笔与心中的眼合二为一。画中行笔变化繁复,千皴万点画外有境。
黄宾虹一生颇具传奇,他生前画作被低估,很多人甚至一度看不懂他的作品。相传当年黄宾虹曾送人画作,但因为画面过黑,而被对方婉言拒绝。直到过世50余年后,他的绘画才重新被人认知,并掀起“宾虹热”。
邓锋介绍,黄宾虹出生浙江,祖籍安徽。13岁应童子试,名列前茅。然而在30岁时,却立志诀别科考。他也曾是一名热血青年,参与维新变法,并和谭嗣同有过密切交往。后来他前往上海从事编辑、媒体工作,编辑过《国粹学报》《时报》等。
70岁时,黄宾虹游历巴蜀山水后,开始以精于墨法,善用焦墨和浓墨著称,在80岁以后,他才真正形成了人们所熟悉的“黑、密、厚、重”的画风。根据多年的实践,黄宾虹总结出“平、留、圆、重、变”五字笔法和“浓、淡、破、泼、焦、积、宿”七字墨法,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也凭借这种精湛的画技,与齐白石并称为“北齐南黄”。
巴蜀山水
打通创作“任督二脉”
1932年9月入蜀,1933年9月返沪。虽然黄宾虹的巴蜀壮游仅有一年时间,但“入蜀方知画意浓”,行程数千里,得诗百余首,画稿近千幅。学界更是认为,蜀游是黄宾虹晚年山水画蜕变的重要转型期,对其艺术生涯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1932年,黄宾虹应四川艺术专科学校聘请前往蜀地讲课。”邓锋介绍,1933年春天,由于战事未平,学校停课,滞留成都的黄宾虹索性四处走走。“蜀地湿润多雾,四季植物丰茂。山岚雾气里,一山一水皆变化无穷,或葱郁野逸,或简淡奇奥,或幽深灵秀,大异于其它地方。”这番游历不仅让黄宾虹咏叹入蜀方知画意浓,更写下了代表他美学风格转折的著名诗句:“我从何处得粉本,雨淋墙头月移壁。”
“雨淋墙头”和“月移壁”是他在古稀之年悟到的变法之“理”。而这变法之理源于他在四川的两次浪漫经历:“青城坐雨”和“瞿塘夜游”。
1933年早春,黄宾虹在青城山途中遇雨,全身湿透的他索性坐在一处岩石上“坐雨观景”,逐渐找到“雨淋墙头”和墨法相同的感觉:雨从墙头淋下来,任意纵横氤氲,有些地方湿而浓重,有些地方可干而透。而在回上海途中经奉节,有一天晚上,黄宾虹想去看看杜甫当年在此所见到的“石上藤萝月”,便夜游瞿塘峡。他发现,江岸峰峦轮廓与天际交界处,天光与景物在虚实明灭间微妙无穷。月光下有些地方只剩下黑的轮廓,有些地方呈现出银白色,逆光下的山林仿佛笼罩上一层光环,放眼望去凹凸分明变化美妙。他把这番夜景画了下来,速写稿中别有韵味,引得黄宾虹连声赞叹:“月移壁,虚中实。妙!”
邓锋认为,在“夜游瞿塘”中观得“月移壁”的奇景,在夜山的雄奇、黑厚、幽深、沉静中悟到“虚实”和“黑白”转化之理,并在“青城坐雨”中感受到干润和墨色之间的微妙变化,这些体悟均是由表及里,直探自然造化的性灵和精神。黄宾虹将其转化为艺术的理法加以表现,从而使得绘画迎来飞跃的契机。而今再来看黄宾虹所绘的《青城山中坐雨图》,不仅蕴含了黄宾虹的变法,画中更是别有乾坤。
新闻推荐
11月21日,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国际论坛暨首届世界建筑节·中国发布会在成都举行,以“汲自然智慧,筑城市未来”为主题,共同探讨建...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